美文网首页诗歌现代诗歌
抱砖头的母亲(组诗)

抱砖头的母亲(组诗)

  • 作者: 夏文成
  • 来源:美文阅读网
  • 发表于2017-07-11
  • 被阅读444
  •   ◎土地一再将欲望压低
      
      又是狂风暴雨。数千亩
      甚至更多青葱的玉米,顷刻间
      被风的恶魔扑倒在地。农民们不顾一切
      奔向田间地头,试图将损失降到最低
      
      在每一个暴戾的夏天,这样的情形
      已是家常便饭。土地却一言不发
      它心头的创痛无人知晓。但我可以看出
      它是在极力隐忍着,并将内心的欲望一再压低
      
      低过村庄的欲望,低过土豆的欲望,低过
      一只蚂蚁及庄稼汉二毛的欲望。最终
      要么成为野草的流浪地
      要么成为野狗们的风月场
      
      ◎秋风吹不尽
      
      稻谷深深弯下腰。风一过
      她又倔强得挺立起腰身。如此反复
      稻子的头越垂越低。最后不得不褪尽华服
      彻底向秋风低头
      
      但秋风不依不饶,一吹再吹
      吹跑了虫鸣,吹跑了候鸟,把大地越吹越简约
      将村庄越吹越矮,屋顶的茅草越吹越少
      父母的头发越吹越白……
      
      狂野的秋风将流水的骨头吹得发冷
      把大地吹得瑟缩进最深的寂寞里,把麻雀的叫声
      吹得瘦骨嶙峋;把蚂蚁小小的身躯
      吹入尘埃里,遍寻不见
      
      但不论冷酷的秋风怎么吹;吹过
      亿万年的时光,吹走了无数
      英雄人物,也吹走了数不尽的金戈铁马
      却吹不走一粒稻谷,在返青的梦
      
      ◎瓦斯颂
      
      它们精通谋略。它们的隐身术
      无人能及。在每一次偷袭成功后
      迅速分散隐蔽,静待时机。当人们
      渐渐淡忘那些血腥的场面,它们又神不知鬼不觉
      开始聚集。如同飘在潜意识中的幽魂
      在黑暗的矿道里,策划下一次行动
      就像暗地里策划暴动的人群,但它们比这些人
      更具隐蔽性,更有杀伤力。一般情况下
      她们是如此温柔,不像那些恐怖分子,穷凶极恶的面孔
      和暴戾眼神。她们甚至有着苹果的芬芳
      柔美的身段。让人不知不觉陷入迷醉,以至于很多人
      甚至一个国家都常常,会对她放松警惕
      当然,它们也有狠心的时候
      矿工们血肉模糊的尸体,起初也让它们
      感到愧疚、自责,并深刻反省
      但不用多久便渐渐淡忘,再次故伎重演
      
      ◎庄稼老二
      
      烈日下的玉米林,密不透风的高温
      玉米叶锯齿般的锋利,比在蒸笼里更难受
      但那些劳作者却一声不吭,埋头干着
      他们应该干,必须干的活路
      
      活路。不知是哪位先人发明的词语
      精准地概括了农活的特点。农民是土地的儿子
      抑或,是土地的父母。他们终生
      必须毫不间断地用汗水,甚至用血,浇灌土地
      养活土地,从而养活自己
      
      无论老天怎样用灾害折磨他们,他们都能
      默默吞咽,消化。直到最终还原为泥土
      成为土地的一部分,养活后来人
      你也听不到他们,一声像样的喊叫
      
      ◎山中叙事
      
      我看到卿老头时,他正在
      一个荒草萋萋的坟堆前,哭得伤心
      在外打工的儿子,一场大病后
      变成一把骨灰被送了回来
      
      儿媳逃进了另一场婚姻,而将两个未成年的女儿
      和一个六岁的儿子,扔给了卿老头
      六十多岁体弱多病的卿老头,从此身兼数职
      既当爷爷,又是爹妈
      拖着一个破落的家,苦挨时日
      
      山中多大雾,卿老头土埋到脖子了
      也没看清楚,那条麻线一样的路通向何方
      大年三十,祖孙四人,围坐在烟熏火燎的火塘前过大年
      电视机里,某著名歌星正卖力地唱着
      今天是个好日子。而卿老头
      正将卖不掉的死老鼠,加工成简单的年夜饭
      
      过完年,三个孩子到山外上学去了
      卿老头的心,大雾中空荡荡的家,更空
      他将锄头挖进布满山石的泥土中
      不禁悲从中来,嚎啕大哭
      
      ◎姐弟
      
      姐姐七岁。弟弟五岁
      爸爸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打工,挣钱
      妈妈跑了。像一滴雨
      落进了荒草丛里
      
      七岁的姐姐,常常领着五岁的弟弟
      背着小背篓,翻山越岭到集市上
      买米,买盐。一路摔摔打打,回到家
      背篓里的米和盐,比童年的欢笑都少
      
      弟弟想爸爸的时候,或肚子饿的时候
      就打姐姐。姐姐不还手,只把脸
      贴在黑漆漆的墙上哭。看到姐姐哭
      弟弟索性躺倒地上大哭
      
      他们有时也坐在岩石上唱歌。有两句歌词
      是这样唱的:爸爸你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
      你是多么辛苦!你在远方
      打工挣钱养我们,我们好想你
      
      ◎童家沟
      
      童家沟的山都是阴阳脸
      西边阳光明媚,而东部却涂抹着
      浓重的阴影。下午五时许
      童家沟震碎的村庄,玄颠颠地挂在悬崖上
      汽车喘了好几口气才爬上
      愁肠百结的盘山路。山顶的灾民安置点
      正艰难地一点一点往高处长。稀稀落落的农民工
      有的在埋头干活,有的在风中打盹
      还有一个浑身涂抹着灰浆的女人
      提着扁担,和一个男人在掐架。尖锐的叫骂声
      将一个下午,扎得千疮百孔
      
      ◎小包工头
      
      说他小,不仅仅是因为
      他个头小。还在于他的工程也小
      转到他手里的工程,就像被狗啃光的骨头
      不知已被转了多少次手
      
      他已没有多少油水可捞。但小包工头
      自有办法:混凝土中少放一包水泥
      砌砖时空隙宽一点,门窗稍稍开大一些
      
      工人的工资能拖,就拖一下;能少发几块
      就少发几块。有时还不按图纸施工
      若运气不好被监理逮着,一纸限期整改通知书
      拿在手中,比泰山还重
      
      ◎山路弯弯
      
      西照太阳,把大地变成了蒸笼
      悬崖峭壁的山峰,是蒸不熟的馒头
      它似乎要把大地也变成一个大烤箱,将一条
      挂在天上的路,烤成焦糊的猪大肠
      
      几个小学生,仿佛大山肠道里
      艰难蠕动的虫子。在他们幼小的身体
      即将滑下陡峭的坡坎时
      也没有一双手,及时拉他们一把
      
      他们懒洋洋地一步,一步往前挨
      沉甸甸的书包和理想,就像一座山压在肩上
      但他们不敢指望谁。他们只能依靠自己稚嫩的双脚
      一步一步,缩短梦想与现实的距离
      
      ◎留守儿童
      
      见到他时,他正在剁猪菜
      手法娴熟而老练,完全没有一个
      男孩子的笨拙与无奈。不一会儿他就将猪菜
      剁地细碎而均匀,就像他细密的心思
      
      他十二岁,是奶奶的天空
      家的顶梁柱。他家的房子破旧而昏暗
      他的心里却装满了阳光。他会碾米
      碾出的米又白又圆;他能将平常的菜蔬
      烹调成让奶奶,白吃不厌的美味佳肴
      他下地是个全劳动力,摊开书本,是个全优的学生
      
      他从未抱怨过父母抛家别子,远走他乡打工
      一年不回家一次。他也不自卑自己出生于农村
      而是感谢农村艰辛的生活,给了他
      不怕摔打的品格,大山一样强健的体魄
      
      邻家小弟和他吹牛,说想去不要钱的游乐园
      玩他个三天三夜,直到快乐死,长大了
      也不用命去挣钱。他说他只想明天就大学毕业
      把爸妈从生活的刀尖上,替换回来
      
      ◎按不住的春风
      
      二毛挥了挥手,想按住
      狂躁的春风。但他失败了
      春风如同脱缰的野马,从他的指缝
      身旁和胯间奔腾而去
      
      二毛不知道,春天还有许多漏洞
      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
      比如现在的春天习惯了不下雨;比如倒春寒
      每次都像鬼子进村
      
      土地在喊渴,待开的桃花梨花苹果花
      在喊渴。二毛没有时间忧伤
      不像春风站着说话不腰疼;也不像远离土地的我
      只知道隔靴搔痒,说些不咸不淡的废话
      
      沉默一如土地的二毛,叹息一声
      在果树下挖好坑,施好肥
      然后挑起水桶,向远处的抗旱塘走去
      像一棵走向春天的树
      
      ◎玉米黄了
      
      玉米黄了。刻薄的秋风反复催逼
      老实巴交的玉米不得不
      交出最后的绿色。一夜之间
      整块口粮地,就只剩下了
      透骨的黄
      
      这是一派丰收的景象
      按说我的乡亲们应该为此发出
      会心的微笑。然而,他们却不约而同
      神色凝重。他们深知玉米的一生
      多么不易
      
      百年不遇的大旱。洪涝。暴风雨。冰雹
      转番摧残。他们洒尽最后一滴热汗
      终于让无辜的玉米
      挺过一次又一次劫难
      
      现在,多灾多难的玉米
      好不容易挨到了秋天。黄了
      该颗粒归仓了。他们却犹豫着
      不敢仓促下镰。生怕一不留神
      再次伤了玉米的心
      
      ◎被撂荒的土地
      
      地还是那片地,只是
      已不再有一粒种子,来此安家
      果树还是那些果树,只是无限制的疯长
      已让它们丧失了果树的本性
      
      一场接一场的雨水,只会
      加重它内心的荒凉;布谷鸟殷切的呼唤
      被强劲的春风刮远。被撂荒的土地
      就像被强行结扎的妇女,命运再不会给她
      任何受孕的机会
      
      明天,也许后天
      或者不远的将来,这里将被钢筋水泥
      彻底占领,耸起高楼
      开始它们无性的婚姻
      
      ◎山村留守妇女
      
      刚刚筑牢的篱笆,一不留神
      又被村长这个老狗钻破了
      她没有过多的心思,再去修补
      
      已是暮春,田地长出了艾蒿,铁线草
      以及遍地虫鸣。而她的心里依然
      寸草不生。在这偏僻的小山村
      她发现自己像一片,被强行植入异乡地衣
      难以被此地的方言接纳
      
      寒夜的孤独,在南方打拼的丈夫
      远水救不了近火。她需要更多的睡眠
      化解满身的疲惫;她需要更多的麻痹
      与时间对抗
      
      无法辅导孩子的学业
      是她最大的致命伤,使她在乡亲面前抬不起头
      她把脸深深埋进黄昏的灰烬里
      夜已深。三个孩子在梦呓里与父亲嬉戏
      而她则在如豆的灯光里
      守望黎明
      
      ◎土地无处可逃
      
      暴雨如同一群,持刀的劫匪
      一声呼哨,不由分说闯入田野
      闯进空洞的村庄,肆意妄为
      鸡鸣与狗吠,顷刻间声息全无
      
      这帮畜生,把腐朽的土坯房掀翻
      把刨洋芋的王老憨淋得透湿,一把
      抢走他的烟毡帽,扔出老远
      把孕产期的包谷蹂躏得满地狼藉
      
      土地无处可逃,只好死撑着
      暴雨四处围剿,策反一盘散沙的泥土
      四处溃逃。狗妹妈
      费尽九牛二虎之力,都拦不住
      
      地埂垮塌了,刚播下的萝卜籽儿
      被泥水裹挟着背井离乡。狗妹妈仰起头
      望着黑云滚滚的苍天,分不清
      她眼里滚落的,是雨水,还是泪水
      
      ◎破麻袋
      
      多年以前,饥一顿
      饱一顿,破麻袋什么都装过
      土豆、红薯,稻谷、玉米、高粱等等
      也装过穷人的辛酸,四季的冷暖
      装过庄户人的欢笑和叹息
      还装过土地上的种种离合悲欢
      现在,破麻袋静静地躺在老屋黑暗的角落里
      到处都是补丁和漏洞。为了到手的日子
      不被漏掉,它曾经被一双巧手
      反反复复缝补过。直到缝无可缝
      补无可补。最终,这个历经沧桑的麻袋
      就被安排到这里安身。都说风雨过后
      是晴天。但破麻袋没有晴天
      从此之后,它的岁月
      就是一个接一个的黑夜
      
      ◎老水牛
      
      尥蹶子的时候越来越少了
      步子如同最沉稳的鼓点,叩响
      乡村的晨昏。曾经的倔脾气一夜之间
      变成了俯首帖耳,怎么支使它
      都没有多少意见。干活时不再像以往三心二意
      东一口,西一口撩路旁的嫩草。早晨架犁
      撬动土地板结的光阴;下午套车
      运送村庄的柴米油盐。和年老体衰的父亲
      越来越像兄弟,他们之间的默契
      却胜似兄弟。有时老水牛
      直愣愣地凝视着,泥土一样沉默的父亲
      眼里流露出,深深的悲悯
      
      ◎晨光
      
      夜雨终于收住了脚步
      此时,熹微的晨光比母亲的煤油灯
      亮不了多少。吱呀一声
      拉开老木门,闪身户外
      每一口空气都甜蜜蜜地醉人。屋檐下
      小麻雀们好不容易,逮着个下雨天
      一家子还在窝着睡懒觉。隔壁的张老头
      已经在呼哧呼哧整理农具。他的老伴儿仍然没有改掉
      唠叨的习惯,憋不住的话像窝里沸腾的稀饭
      吧嗒吧嗒响。狗忍不住打了一个响鼻
      惊得太阳跳出了东山顶。我的夏家湾
      就像被谁扯开了窗帘子,哗地一声
      绽放在我遥望的目光里
      
      ◎老黄狗在鸡鸣中午睡
      
      中午时分,是村庄
      最安静的时光。偶尔可以听见
      阳光把稻草晒脆的声音。鸽子的嘀咕
      麻雀的梦呓,张家老黄狗
      充耳不闻。劳累了一夜
      它也想和主人一样,拉开身子睡一觉
      但隔壁王家的老公鸡相当可恶
      好像有意和它过不去,有一声没一声
      把老黄狗从梦中扯回现实。老黄狗很恼火
      想教训一下老公鸡,但主人的训诫
      言犹在耳。“为了和谐
      暂且忍口小气”。老黄狗伸个拦腰
      再次趴在村庄的阴凉里
      
      ◎油菜花疯了
      
      一出村口,油菜花就控制不住自己了
      她们沿着一条条乡间小道四处奔跑
      在春风里呼喊着,欢笑着,打闹着……
      整个田野都是,油菜花铺天盖地的笑闹声
      
      羞答答的桃花顷刻间就被淹没了;梨花的直白
      瞬间就被染成了金黄;蜜蜂这没节操的家伙
      在翻滚的花海里,丢失了方向和爱情
      蝴蝶菜粉蝶之类的好色之徒,趁火打劫,一头扎进花心
      
      而挥锄躬耕的母亲,必须时刻保持冷静
      必须踩着时令的节拍,为被激情冲昏头脑的油菜花
      寻找出路。但疯了的油菜花不理会这些
      她们将母亲团团拥住,索要丰收和爱
      
      ◎老麻雀的怀念
      
      老麻雀也拖儿带仔,来到城里
      淘生活。但城里不是高楼,就是大厦
      每一条大街,都是车轮子在滚动
      每一条小巷,都人头攒动
      想有个立足之地,着实不易
      
      老麻雀不由得回想起在乡下的日子
      那时,不论飞到东,还是跑到西
      不管去高田,还是往小沟
      到处都不愁吃食,孩子们欢喜得活蹦乱跳
      粮囤里随时都是五谷丰登
      心里欢实,高枕无忧

      编辑点评:

      整组诗歌采用叙述的手法娓娓道来,给予我们的笔调是直铺、清晰而淡淡的。第一首,栖息于土地的农民,祈盼种植希望之后得到丰硕的果实,却被狂风暴雨全部摧毁,这是诗人在倾诉、在呐喊,从诗行的最后,我们感知更多的是我们的内心有多大的荒漠在放逐;第二首,秋风劲吹,吹走了多少物像风情,譬如,稻子、虫子、候鸟、蚂蚁、麻雀这些悄然隐去的生灵,把父母的白发联系起来,我们读到了不断变换字句的寒冷和越来越简单的属地;第三首, 瓦斯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但我们在诗行里,读到了它散发着苹果香的同时,如幽灵般的杀伤力潜入意识里,那些血腥的场面在开始聚集。诗人表达的文字是在鞭策着现实的无情,也是在反省着现实设置的重重陷阱,要时刻警钟长鸣,一个民族才能兴盛强大;第四首,还是土地,还是玉米,生活在土地上的人,我们踟躇、彷徨着;第五首,诗人叙述一个温馨之家,如何沦落到妻离子亡孤单成殇的悲剧,形成了一条弧线打湿了我们的眼眶;第六首,姐弟之情,相依相偎,无助的眼神呈现在我面前,可否听到辛酸的童谣在耳旁响起;第七首,这道沟又有多少负荷压在身上,如刺般扎得千疮百孔;第八首,仅仅一个“小包工头”,我们又读懂了多少手中之重;第八、第九首,我仿佛看到在读书的岁月里,这些乡村的儿童已经长大,他们把父母远离的土地举得很高很高;第十首至第二十四首,春风似剪刀,裁剪寒冷,也拼凑春花;接二连三地,还是玉米经历风雨的历练,痛着也在挽留着什么?土地啊,需要浇灌还是被修改容颜,换得城市的高楼,孑然一身!而土地上的女人们,又在等待着来年的春风。留恋在这些土地上的人们,依然有背负的沉重的包袱的,不论是背井离乡的还是苦守度日的,终究连接的是一个又一个的黑夜,在时空的晨光里,我们看到诗人倾尽思维描述着这些人与物和事,有老黄狗、老公鸡、老麻雀,有母亲、丈夫等等家里家外,还有蒲公英、蝴蝶、露珠这些大自然的生灵。整组诗歌,诗人都是在把人世间的乡情、物事组合成了一个很大的链条在诉说,那么浓烈,那么炙热,感受着这些有章可循的场景、情节和心里描写,朴实无华,好像自己也走进去了。欣赏诗人带来的维美的、有着乡土气息的诗歌,倾情共赏,推荐阅读!

      本文标题:抱砖头的母亲(组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article/135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