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8-04-06清明节祭祖的日子, 你给祖先敬酒了吗?

2018-04-06清明节祭祖的日子, 你给祖先敬酒了吗?

作者: 爱酒的你 | 来源:发表于2018-04-06 14:54 被阅读0次

清明节除了扫墓、放风筝之外,在清明节的酒礼习俗也由来已久。

说起清明与酒,人们会很自然想到唐代诗人杜牧那首脍炙人口的《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中虽未直接写饮酒,但人们寻找酒家的目的,是可想而知的。

早在春秋时期的晋国,清明节就有相应的饮酒活动,饮酒不受限制。清明节里,一般举行家宴时,都要为去世的祖先留着上席,一家之主这时也只能坐在次要位置,在上席,为祖先置放酒菜,并示意让祖先先饮过酒或进过食后,一家人才能开始饮酒进食。在祖先的灵像前,还要插上蜡烛,放一杯酒和若干碟菜,以表达对死者的哀思和敬意。

据唐代段成式著的《酉阳杂俎》记载:在唐朝时,于清明节宫中设宴饮酒之后,宪宗李纯又赐给宰相李绛酴酒。清明节饮酒有两种原因:一是寒食节期间,不能生火吃热食,只能吃凉食,饮酒可以增加热量;二是借酒来平缓或暂时麻醉人们哀悼亲人的心情。古人对清明饮酒赋诗较多,唐代白居易在诗中写道:“何处难忘酒,朱门美少年,春分花发后,寒食月明前”

清明节何以与酒有着不解之缘?

据说,清明节饮酒与寒食节有关。清明与寒食本是两个节日,有人说寒食在清明前一日,也有说在清明前两日。可能由于时间相近,又加上扫墓与寒食禁火习俗的融合,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寒食与清明便合而为一了。历史上,唐以前重寒食,宋以后重清明。寒食节时,家家要禁烟火,只能吃预先做好的冷熟食。传说这是为了纪念春秋时代功成隐退、抱树焚身的晋文公重臣介子推。一般从寒食禁火到清明起火,需要三天时间,而一连三天仅吃冷食是很不舒服的。寒食节虽禁火,但不禁酒,喝酒暖身之举便流传开来。据晋代陆翙《邺中记》载:“寒食三日作醴酪。”说明当时有寒食节制作饮用甜酒浆的习俗。唐代有不少诗人吟咏过寒食饮酒诗,“相劝一杯寒食酒”是赵嘏的诗句,“野寺一倾寒食酒”是张祎的诗句……而其中最为有名的是白居易的“何处难忘酒,朱门美少年,春分花发后,寒食月明前”,“寒食枣团店,春低杨柳枝。酒香留客住,莺语和人诗”。

随着时代的变迁,虽然清明节习俗不断发生变化,但扫墓、踏青、郊游这些活动,至今仍被人们重视。而且在这些活动中,无论是对先祖的缅怀和祭奠,还是对春天大自然美景的享受,饮酒,不管在野外或是家里抑或是酒家,依然是少不了的。

相关文章

  • 2018-04-06清明节祭祖的日子, 你给祖先敬酒了吗?

    清明节除了扫墓、放风筝之外,在清明节的酒礼习俗也由来已久。 说起清明与酒,人们会很自然想到唐代诗人杜牧那首脍炙人口...

  • 到底是要缅怀先人还是拜鬼保佑?清明节现象起底,传承别走岔了

    清明节是追思和缅怀先人的日子,这既是传统习俗,也是文化传承!这天回乡祭祖了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相告! 农村祭祖还有...

  • 清明节是怎么来的?

    清明节又到了。历朝历代的中国人都会在清明时节拜祭祖先,为的是不要忘本,不要忘记祖先的历史。 那清明节的...

  • 曾仕强:清明带子孙去扫墓,不说清这件事,你也白去了!

    清明节,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国人最尊敬祖先,是世界上唯一把祖先的牌位扛在肩膀上,到处行走...

  • 中元节

    秋风吹夜晚, 霓虹清辉连。 路口升青烟, 后人祭祖先, 敬酒送冥钱。 佛歌度游魂, 奈何桥路宽, 生死永不断。

  • 向死而生

    今天是清明节,拜祭祖先的日子,更是生命向死而生的日子。 一大早就看到好多人准备了很多祭拜品去墓园祭拜,...

  • 清明怀古,静坐抄经

    清明节,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到墓园祭拜去世的亲人,缅怀先人寄托哀思。同时也是踏青的好时光...

  • 清明节

    昨天是清明节,是我们去拜祭祖先的日子! 我们通常是在下午的时候才去的,果不其然,这次也在下午的时候去。 今天...

  • 又是一年清明节

    去年清明节因“新冠疫情”影响,没有回老家给父母上坟拜祭祖先, 今年清明疫情有所控制,我们兄妹携子女共八人,回老家给...

  • 忆清明节

    清明节,是我们的家族雷打不动拜祭祖先的日子。自从国家推行火葬、坟地被征用后,我们就就要到冷森森的骨灰楼进行拜祭。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04-06清明节祭祖的日子, 你给祖先敬酒了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khs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