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我把玄幻,科幻,武侠,仙侠,等等类似文学题材的作品称为虚拟文学
以下所有文字仅代表我的个人观点。
今天看了《流浪地球》。观影感受就两个字:震撼!
我觉得再说多了都是胡扯,这两个字是最能体现我的自身感受的,重申一遍这些仅是我的自身感受,不代表任何其他人的意见。
我承认自己是一个极其感性的人。我很容易被情感控制,做出略失公正的评判。当然了“要求人类一直理性,这本来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我很震撼,也很感动,第一是因为中国科幻电影和小说有了如此佳作!第二是为这宏大的世界观,人性大过一切的思想,以及亲情友情和最后危难时刻爆发出的人类之间互相帮助的剧情深深震撼。
这一切都不再止步于过去的科幻电影或者是科幻小说仅仅是塑造一个天马行空的世界和紧张刺激的剧情去吸引观众眼球,博得一时兴奋。而是塑造了一个更有深度的,人性化的哲理的表达。
近年来主角光环的削弱仿佛是成为了影视界的趋势,那些空手接子弹和永远不会死的剧集逐渐被人们称为神剧,可其实在不久的几年之前,我们看那些剧是看的津津有味的,那时候没什么人会觉得有什么问题,我认为那是一个纯粹的“英雄主义”时代,而且这是必不可少的阶段。但是现在我们逐渐过渡到了下一个阶段,无论是历史,写实亦或是虚拟文学,我们都在要求它们更加真实化,更加接近现实的逻辑。主角及其亲友无伤的定式仿佛已经逐渐打破,正派的人不一定就永远安然无恙。这样的设定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容易让人接受。
说回《流浪地球》,看到片子最后的小高潮,吴京驾驶着太空站引燃木星的场景似乎有些眼熟,很多年前看过的一部美国电影《天地大冲撞》里见过这个桥段。从而导致了本该是将整部影片推到最震撼感人的点没有达到效果。但是这并不影响整体观影效果,亲情和人性迸射出的光亮不再是稍稍点缀在科幻作品里,俗套的爱情故事也不再成为贯穿始终的线索,这些都让我看到了虚拟文学作品未来美好的一面。
趋于现实化,这也是我作为一个网络写手一直在追求的东西,这个概念可能很抽象,科幻,玄幻,武侠的世界本来就都是假的,什么叫趋于现实化?在我看来中国网络小说的时代起于老榕树,盛于唐三大大的出现,现在却走向了一个难以描述的境地。小说仿佛游戏化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那种感觉,第一次看到这类作品觉得很新颖,看两本以后就不想再多看,因为接下来发生什么,自己也能猜到大概,多是主角打怪升级最终走向人生巅峰。
但是这并不是必然的,我认为这种情况在金庸古龙的武侠世界里好像就鲜有发生。因为那些作品里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伴随着真实鲜活的人物性格渗透在虚拟世界的角角落落,世界观和价值观,都与真实世界接轨吻合。不同于当今多数网络作品,浅显的创造出一个天马行空的世界,里面的人物却是如同某种角色扮演的游戏主角和NPC,虽然初读觉得有趣,但是细品却少了灵魂和生机。
刘慈欣的作品让我有一次燃起了冲动与兴奋,对于虚拟文学的冲动,我看到了虚拟与现实的完美融合,我思索了多年但是却无法突破的东西。
不同于金庸古龙,这部《流浪地球》没有细致的描述某一个角色的丰富情感和鲜明个性,它将视角无限放大,直至整个人类,这样的宏观构架将情感丰富化真实化同时也单一化。这部作品的感情就是生的希望,亲情是希望,爱情是希望,友情是希望,团结一致更是希望。
感谢这部作品,给了我许多的灵感与震撼,我深知中国的虚拟文学将会走向一个新的开始。不再只是引人好奇,更会给人以深刻的体会和哲思。最重要的是,虚拟不再是空壳,而是有血有肉真实化的文学载体。
让我们一起去期待中国虚拟文学的美好未来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