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7/3 日更32/100

人无论何时何地何种境遇,都拥有自主选择的权力。这是人真正的自由。
你认可吗?
在这周末的午后,岁月静好,无病无灾,我相信你是认可的。
然而,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真正获得这份自由呢?
比如你被一条蛇咬了,你是选择自救还是选择去追蛇把它砍杀了为自己出气?
毫无疑问,只要是头脑正常的人,都会选择自救,何必跟一条蛇过不去呢。
但是,当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事件时,很多人为了出一口气,都会选择去“追蛇”。
前段时间排队做核酸检测,卡点有志愿者在检查大家的健康码是否有打开,码没问题就通行,大家进去后就顺着队伍排,突然有一个人,走到我们前面去了,那人本来是在我们前面的,因为打开健康码耗时长而落到后面去了,然而他通行之后就直接走回他原来的位置(实际上就是插队)。这时,J念叨了一句:还可以这样的吗?那我们也排回原来的位置。我说:没必要啊,就两三个人,差不了多少。J突然拽起我的手,拉着我往前走,插队回原来的位置,还怪我不听劝。
多大点事?但J明显就是咽不下被插队这口气,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无形中让自己的行为也变得很恶劣。说白了,J放弃了自主选择的权力,被别人的行为牵着鼻子走,不知不觉就做了那“追蛇”人。
其实核算检测都是10个人一组且有多组医疗队的,落后两三个人真的不是事,如果实在气不过,可以直接跟插队的人说,让他知道自己的行为不正确,或者请他回到后面的位置去,就行,完全没必要学他的作风。
生活中,类似“追蛇”的行为,真的不少。
路怒症就很典型,被别了一下,就骂骂咧咧,生气,觉得被挑衅了,非要别回去才能出一口恶气。其实,稍微转念一想,别人可能是无心的,赶时间,车技不好等,并未对你造成实质性的伤害,为了争一口所谓的气,让事态严重化,还可能酿成交通事故,真的没必要!
学生因为老师不好而故意不学他的课,也是很典型的“追蛇”行为。老师教得不好,或者对你不好,你就不学,最大的受害者是谁呢?是自己呀,选择赌气而放弃了求知。我高中时就做过这样的事,虽然已经过了几十年,还会为自己当时的无知感到遗憾。
如果生活中,一个人说话的句式是这样的:---“你不......我会这样吗?”---“都是你/他害的,都是你/他惹我的!"---”我没办法,我无能为力!”。要小心哦,这些都是忘了自己拥有自主选择权而跑去追蛇的人。
古话说:“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炉香”。
人活着,争一口气是应该的,问题在于你要争的是什么“气”。
“争气”的气,还是“生气”的气?
争气,代表着你要努力让自己变得强大,过得幸福快乐,有能力庇护生命中重要的人,这才是真正的有面子。
然而,很多人所谓的“争气”,只是为了平息一时的怒火,觉得自己被挑衅了,气不顺,只有让对方也气不顺心里才爽。作为一个成年人,这种想法和行为是很幼稚的。
记住哦,不成熟的孩子才追求“公平”,把自己的反应和行为怪罪到他人身上,成年人是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有能力选择自己的回应方式的。
我给你讲一个罗斯福总统的故事。
罗斯福总统的家里被盗了很多珍贵的东西,友人得知后写信安慰他。
罗斯福总统回信说:这件事我觉得很幸运,第一,小偷只是偷走了物品,并没有伤人;第二,小偷只是偷走了我的一部分物品,并没有偷走全部;第三,我很庆幸偷东西的人是他而不是我。
看到了吗,罗斯福总统的逻辑是:犯错的是小偷,我有权选择乐观地看待这件事,没必要拿小偷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可能你会说,那是因为罗斯福总统很富有,他不在乎那些物品,所以才这么豁达。
好,我们先不讨论这种观点正确与否,我再给你们讲个故事。
弗兰克尔在《活出生命的意义》中说到:在集中营里,人性暴露无遗,有些平时很有风度很友善的人变得冷酷无情,而有些人,在那种极度艰苦的情况下,依然会选择帮助他人开导他人。环境一样,而人的选择可以不一样。最震撼的是,有人在被拉去枪杀之前,她回过头对押解她的人说:孩子,我原谅你,我相信你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哪怕是绝境,也依然有人能选择宽恕,让自己心境平和。
人生再大的挫折,也大不过死亡吧?面对死亡依然有人可以选择平和对待,我们又哪来那么多被逼无奈?只不过是我们放弃了自主选择的权力,宁愿去“追蛇”罢了。
时刻惊醒自己,别成为“追蛇”之人。
这是个修行的过程,一起加油哦!
文/我若盛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