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母亲,婶婶,伯母这一类的长辈好像都不怎么过生日。只有年纪大一点的50多 60多奶奶那一辈的人才会宴请宾客。我起初不知是为何原因,直到自己也是而立之年。
很奇怪,小的时候每逢临近生日都无比期待,会有什么好吃的呀,会得到什么礼物呀。满心欢喜又无比期待。
可是现在好吃的得自己做,礼物的钱总是舍不得。觉得留下来会有更大的用处。公公婆婆也不是自己的亲生父母,不记得不给过,你又能奈何。好像除了自己谁也不记得。母亲就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以至于被忽视如尘埃落定,了无生机。
娘家的父母偶尔也还是会记起,可是山高水长,千言万语也抵不过承欢膝下。现在节奏太快,大家都太忙碌了,总是易散难聚。于是就是这样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原以为这是已婚妇女特有的老毛病。没想到我们同学中硕果仅存的单身贵族女青年,已经很多年不过生日了,每一次到点都不回家,选择物理学性失忆,物理性隔绝外界信息。
她常说除了提醒自己又苍老了一个四季,给予长辈们催婚与茶余饭后的实时资料,好像别无好处。
其实她和我们也没啥区别,一个主动不过与被动过不了的结果就是:想要生活过得去,就要懒得去想。
人常说菩提树下一朵花,看似娇弱,其实总是有善的一面。 能过就过,不能过的好像也没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