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菜根谭》说:“交市人,不如友山翁;谒朱门,不如亲白屋;听街谈巷语,不如闻樵歌牧咏;谈今人失德过举,不如述古人嘉言懿行。”
意思是:与其结交一个市井之人,不如结交一个山野之翁;与其巴结富户豪门,不如亲近布衣百姓;与其谈论街头巷尾的是非,不如去听樵夫牧人的歌咏;与其批评时人的错误过失,不如传述圣贤的格言善行。
我从学生时代起就非常喜欢古文的精炼和典雅,它是我们取之不尽的语言和智慧宝库 。继承和发扬优秀古文,是我们热爱读书的人的责任和义务。
刚才突然发现一则优美典故,正好也符合《菜根谭》“谈今人失德过举,不如述古人嘉言懿行”的思想,于是就想和朋友们分享。
梁大夫有宋就者,尝为边县令,与楚邻界。梁之边亭,与楚之边亭,皆种瓜,各有数。
梁之边亭人,劬力数灌其瓜,瓜美。楚人窳而稀灌其瓜,瓜恶。
楚令因以梁瓜之美,怒其亭瓜之恶也。楚亭人心恶梁亭之贤己,因夜往窃搔梁亭之瓜,皆有死焦者矣。
梁亭觉之,因请其尉,亦欲窃往报搔楚亭之瓜,尉以请宋就。就曰:“恶!是何可?构怨,祸之道也,人恶亦恶,何褊之甚也。若我教子,必每暮令人往,窃为楚亭夜善灌其瓜,勿令知也。”
于是梁亭乃每暮夜窃灌楚亭之瓜。楚亭旦而行瓜,则又皆以灌矣,瓜日以美,楚亭怪而察之,则乃梁亭之为也。
楚令闻之大悦,因具以闻楚王,楚王闻之,惄然愧,以意自闵也,告吏曰:“微搔瓜者,得无有他罪乎?此梁之阴让也。”
乃谢以重币,而请交于梁王,楚王时则称说梁王以为信,故梁楚之欢,由宋就始。
语曰:“转败而为功,因祸而为福。”老子曰:“报怨以德。”此之谓也。
梁国有一位叫宋就的大夫,曾经做过一个边境县的县令,这个县和楚国相邻界。
梁国的边境兵营和楚国的边境兵营都种瓜,各有各的方法。
梁国戍边的人勤劳努力,经常浇灌他们的瓜田,所以瓜长得很好;楚国士兵因为懒惰很少去浇灌他们的瓜,所以瓜长得不好。
楚国县令因为梁国的瓜长得好,而对自己楚国的瓜长得不好感到很生气。
楚国士兵心里嫉恨梁国士兵(瓜种得)比自己好,于是夜晚偷偷去破坏他们的瓜,所以(梁国的)瓜总有枯死的。
梁国士兵发现了这件事,于是请求县尉,也想偷偷前去报复破坏楚营的瓜田。
县尉拿这件事向宋就请示,宋就说:“唉!这怎么行呢?结下了仇怨,是惹祸的根苗呀。人家使坏你也跟着使坏,怎么心胸狭小得这样厉害!要让我教给你办法,一定在每晚都派人过去,偷偷地为楚国兵营在夜里好好地浇灌他们的瓜园,不要让他们知道。”
于是梁国士兵就在每天夜间偷偷地去浇灌楚兵的瓜园。
楚国士兵早晨去瓜园巡视,就发现都已经浇过水了,瓜也一天比一天长得好了。
楚国士兵感到奇怪,就仔细查看,才知道是梁国士兵干的。
楚国县令听说这件事很高兴,于是详细地把这件事报告给楚王。楚王听了之后,又忧愁又惭愧,把这事当成自己的心病。于是告诉主管官吏说:“调查一下那些到人家瓜田里破坏的人,他们还有其他罪过吗?这是梁国人在暗中责备我们呀。”
于是拿出丰厚的礼物,向宋就表示歉意,并请求与梁王结交。
楚王时常称赞梁王,认为他能守信用。所以梁楚两国的友好关系,是从宋就开始的。
古语说:“把失败的情况转向成功,把灾祸转变成幸福。”《老子》说:“用恩惠来回报别人的仇怨。”就是说的这类事情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