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宁傲最近出了这样的情况,他描述“我不知道自己出了什么问题,努力地投入工作,然而一段时间后,整个人突然就会疲惫得跟散了架一样,出差加班回到家儿子对自己也不亲,宁愿和奶奶睡也不想跟自己睡……”
说这话时,宁傲一脸茫然,完全没有了平日的干练和沉稳。
35 岁的宁傲是一家时尚媒体的副总编,有一个 2 岁的儿子,家庭美满,事业成功,人们眼中标准的成功女性。
可是,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她。
那就是,她觉得自己的儿子喜欢奶奶多过喜欢自己,奶奶也很自然地“霸占”着儿子,吃饭睡觉洗澡都一手包办,宁傲完全插不上手。
宁傲很委屈:“我在外面很努力地工作,挣的钱也全部用到了家里和儿子身上,但是在家里却没有得到老公和婆婆的支持,儿子跟我也不亲,自己在家好像一个隐形人。”
在工作中,宁傲是一个雷厉风行的人,咨询的时候她却非常感性,情绪波动大,委屈得有点像怨妇。
我先安抚宁傲的情绪,对她说:“我知道你现在心情不好受,先不要着急,我们先来画一个饼图。这个图代表你每天的时间,如果把这个饼图分成母亲、工作者、妻子、子女、学习者,刨除 8 小时睡觉时间,剩下的 16 小时你是怎么分配的?”

(宁傲目前的角色饼图)
这个“饼图”一画出来便很直观的看到,宁傲的目前时间占比排序:
工作时间占 75%,排第一;
近期管理培训,学习占用 13%,
每天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只有 6%;
和老公,婆婆沟通的时间就更少,分别不到 3%
看完这个图之后,宁傲崩溃大哭。
因为她知道,她不得不去面对自己生活中最真实的一面:”只有 6%的时间花在儿子身上,我又如何能怪儿子对自己不亲呢?”
可是在宁傲心中,母亲、工作者、妻子、学习者、子女的重要程度排序不是这样的啊!
我问宁傲:“如果重新给这些角色排个序,你觉得它们在你心目中的重要程度分别占比多少?”
宁傲想了想说:“工作很重要,但是做母亲也很重要,即使不能平均分,也不能差别这么大,再次是妻子、学习者和子女,我也希望好好和老公婆婆沟通。”
我们重新对宁傲理想中的角色占比进行了排序:出来的新的饼图是这样的:

宁傲心目中的理想状态:有自己安稳的事业,做一个好妈妈,和老公恩爱相处,和婆婆互相理解。
可是按照实际的上班情况,时间上的分配很难做到这个理想比例,最后,根据现实状况,得到了实际调整的时间饼图:

实际的时间精力分配是:
每天工作时间 9 小时,晚上尽量不加班,在 7 点半之前到家;
早上和晚上陪孩子的时间增加到 3 小时,周末减少应酬,尽量有一个整天陪孩子;
和老公每天保持半个小时以上的沟通时间,或者每周 1 个小时的私密空间;
每天晚上花半个小时帮婆婆一起收拾或者一起带孩子;
每天保持半个小时的固定阅读时间;
和理想状态的差距补充方法是:高质量的陪伴+贴心的小礼物+深入的沟通交流。
经过两个月的逐步调整后,宁傲跟我说:
“现在每天尽量把工作提前安排好,培养了一个得力的助手,琐事杂事儿就不用我再操心了。
每天早一点回家陪儿子玩,给他读绘本、一起组装变形金刚,告诉儿子妈妈很爱他,我们一起泡浴缸里玩小黄鸭,洗完澡就抱儿子一起钻被窝。
换了一个更好的保姆,让婆婆更轻松一些,时不时的给婆婆买一些小礼物,感谢她辛苦的帮忙带孩子,婆婆也很高兴,
晚上拖着老公一起陪儿子玩,儿子睡觉后和老公聊聊最近的工作,聊聊孩子应该选哪家幼儿园,一起靠在床头看会儿书……
上个月,和老公带儿子一起外出旅游,坐飞机,坐船,去迪士尼乐园玩游戏,在旅行中儿子越来越粘妈妈。
现在儿子每晚吵着跟我们睡,闹着把被子和小枕头拖到我们房间,真的好
开心!”
我是白小白,专注职场女性幸福和生涯规划,欢迎关注转发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