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旁听在北大
旁听在北大(二) 背井离乡 白手行国北

旁听在北大(二) 背井离乡 白手行国北

作者: 郑球洋 | 来源:发表于2017-04-01 18:05 被阅读123次
文学少年郑球洋  2001年18岁唐江高中毕业时

在我高三毕业时,恰是二十一世纪的开端——2001年。那年夏天,同龄的少年人皆参加高考,奔向他们各自的大学,独独我,未报考,那时候,游历着家乡南康市郊的南山,登山远眺,极北之处,“可怜无数山”。

由于当时高中一味地搞文学,我已经陷入了深深的痴迷的境地。在高中时期,由于文学的缘故,得以给北大中文系的曹文轩教授写信,现下想来,有些幼稚的举动,但表达了那个时代少年的我的痴呆气和书生气,但那时候的我,对于文学,真的是非常的虔诚。

记得快高三毕业了,那时候流行萌芽杂志社的新概念作文大赛,文学的热潮席卷了我江西赣南家乡的唐江古镇,彼时,我就在那个古镇接受着我的高中教育。

2011年夏郑球洋与曹文轩教授(左)合影

缘于对文学的热爱,兼且挑了个课余时间专门大老远地跑到古镇的唯一的电信局的电话亭里给心目中的曹文轩老师打电话,我在电话中坦言想来北大走走、看看,我问曹老师,是否可以带我进入学校,曹老师在电话那头笑了,他说北大的校门对所有人敞开。

那句话的豁达,让我穿过历史的烟云,记忆如昨。时序倒流,那时候曹老师还年轻,我也还年少,年仅十八岁。不意而今一晃近十多年过去了,我已经三十多岁,已过而立之年了。

《高中生/职教与就业》(2013年第3期)刊登:《文学根鸟(郑球洋)的北大梦》(图一)

那时候,我经常看曹老师的小说,其中有《根鸟》,它讲述了一个美丽的童话。根鸟是一个男孩,他怀着固有的梦想,一路的走啊走,在流浪。最后,他找到了他梦中的蔷薇谷,见到了他梦中的亟待拯救的小姑娘。

我看到这个故事,也许得到启发了,于是,热血在我极年轻的心中涌动,“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我猛然间在一个风雨交加的下午,离开了那个生我养我的仅有八九户人家的偏僻小村,毅然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生了……

《高中生/职教与就业》(2013年第3期)刊登:《文学根鸟(郑球洋)的北大梦》(图二)

我在多年以后,当在一个叫做龙岭的地方求学的时候,写了篇《甘珠桥游记》,其中写道:“忽地念及自己的生身母亲,想那弱冠时游学京华,竟不顾家中倚门而盼的慈母?不顾南国迷濛的细雨?以及细雨当中亲人的呐喊?思之不禁双眼迷离……”,这写的便是那一年(2001年)夏天在那个细雨当中离别父母家人背井离乡时的场景……

相关文章

  • 旁听在北大(二) 背井离乡 白手行国北

    在我高三毕业时,恰是二十一世纪的开端——2001年。那年夏天,同龄的少年人皆参加高考,奔向他们各自的大学,独独我,...

  • 共享北大梦

    柳哲 北大以“兼容并包,思想自由”而闻名于世,也以北大旁听传统,不拒绝校外人士旁听而美名远扬!中国科学院院士、前北...

  • 北大旁听历史名人榜

    北大旁听历史名人榜 柳哲 随着北大旁听生人数的日益增多,有着悠久历史的北大旁听传统,也备受媒体和社会的关注!“北大...

  • 杨沫在北大游学的日子

    北京 柳哲 中国当代著名女作家、“老北漂”杨沫,曾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北大情缘。她年轻时,一度在北大旁听,《青春之歌》...

  • 旁听生眼中的北大教授

    旁听生眼中的北大教授 柳哲 编者按:在北京大学的课堂里,除了北大的正式学生,还有不少旁听生。这是自北大创办后,一直...

  • 我在北大旁听的日子

    柳哲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北大游学,转眼20余年。在“北漂”的岁月中,让我饱尝了生活的艰辛,体味了世间的冷暖,意志...

  • 我在北大旁听的日子

    这几天,高考进行时!三十多年前,我也经历过一场高考,遗憾没有金榜题名,成了落榜生。在社会一番经历之后,在1996年...

  • 我在北大旁听的日子

    这几天,高考进行时!三十多年前,我也经历过一场高考,遗憾没有金榜题名,成了落榜生。在社会一番经历之后,在1996年...

  • 杨沫北大旁听往事——《青春之歌》背后的故事

    杨沫北大旁听往事——《青春之歌》背后的故事 柳哲 中国当代著名女作家、“老北漂”杨沫,曾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北大情缘。...

  • 北大“蹭客”何其多

    北大有群旁听生 柳哲 北大有一群旁听生,有人称他们是“偷听生”、“蹭客”,也有人称他们是“北大游学生”、“北大边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旁听在北大(二) 背井离乡 白手行国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vwi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