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萌芽
摩托车爱好者

摩托车爱好者

作者: 顽石与绛茱草 | 来源:发表于2018-09-08 16:26 被阅读15次

黄柏。李石

我一直觉得婚姻是对一个人个性的摧残。婚前,我们可以由着性子骑着摩托车四处游荡,可以毫无顾及的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可以肆无忌惮的对一个女孩子写长篇的求爱信,可以在操场上喊唱一首情歌,可以在床上睡成一个大字。是婚姻把我们拉进庭院,拉进柴米油盐,让我们成了推石头上山的西齐弗。我们走得跌跌撞撞、小心谨慎、步履蹒跚、内心忧伤。于是,我就越发想回到那个骑摩托车年代,回到那些被阳光打磨的明亮的日子。

     

我的第一辆摩托车是嘉陵125,是一辆红色外壳的二手车。车身很瘦,像一片立起的刀型叶片。卖车的老五长着络腮胡,眯着小眼睛,腆着啤酒肚,流露出商人的狡黠。他熟练地用手打着火舌,摩托车突突突的冒出一股黑烟,然后是持续的嘟嘟嘟的马达声,轮子在飞快转动。怎么样,八成新,车子还没骑过六千公里了,一千块给你了。新车要四千多叻(我当时的月工资537元。)我一咬牙买下了。

    学会骑摩托车是在一个黄昏。我吃过晚饭,叫上发小潘勇。抓好车把,捏住离合器,点火,然后缓慢松开。潘勇扶在车尾,一定要保持平衡,就像骑自行车一个样。可我急切了,车子还没跑出来,手就松开,车子突突地跑了两步就熄火了。潘勇教了十几遍都是这个样子,便失去了耐心,让我改日再学。我哪里同意,把车子推了回去又推了出来,只身在永太的新柏油马路上练习起来。呵呵,我居然会了!我骄傲地骑着摩托车回去召唤潘勇,潘勇,瞧,我会了。

   

骑摩托车时总觉得拉风。在乡间公路上,几个年龄相仿的伙伴,廖文军、马文竞、余华林,有时会换成胡仁民或者葛其兵、叶青青。阳光是从树缝中流泄下来的,斑驳的麦芒的色块,像印象派的田间画作。天空瓦蓝。偶尔,漂浮着蓬松棉絮般的云朵。我们吆喝着,鱼一样游弋在碧绿的田畴之中,或近或远的村庄在道路两边的树木间若隐若现。我们赶往不同的酒场,白酒、啤酒、杨梅酒、米酒,喝得满身的酒气,然后摇晃着身体骑摩托车回来。

    记得有一次,我们从胡仁民的岳父家喝酒回来。我的车后坐着一个发廊小妹。她的皮肤白皙,又微微泛着些红润。她的眼珠乌黑,脸蛋圆圆的。她曾嗔怪我的头发把她手背戳红了,哼,加钱也不洗。后来就换成牛小妹。牛小妹是胡仁民的小姨子,在黄柏医院斜对面开了一间发廊。发廊不大,二十几平米,中间用布帘隔着,里面是卧室,外面有一面镜子,两边贴着一副对联,操世上头等大事,理人间万缕青丝。一张案几上堆满了洗发、护发精油的瓶子。学校好多老师都是这里的常客,花个二十块钱,能享受到抓绕敲背洗头修剪指甲等服务。牛小妹的手指粗长,脸蛋圆有雀斑,波浪式的酒红头发,她是个爽朗的人,总是堆着笑。那个发廊小妹是她从上饶雇来的。她用手轻搂着我的腰,我的身体顿时感觉到有些燥热,耳根发烫,心口紧张,我嗅到了她身体如兰的气息。车子行在路上,一不留神,车子骑进了灌木丛。我惊惶地道歉。她没有埋怨,继续坐在我的车后,淡淡地说了句,走吧。后来不知谁走漏风声,然后被八卦成草丛寻欢的章节,不容我置喙。可是,时间是能冲淡很多东西的。我们时常眷顾的小妹发廊被拆除,建起四层多高的洋楼。那个发廊妹也不知去了哪里。牛小妹香消玉损,去年死于心肌梗塞。只有记忆留存,或在某一媒介的触发之下又会鲜活的出现,离去的人又回来了,死去的人的影像在脑海中生动复活。

结婚前,母亲总埋怨我不会攒钱,把钱都花在了汽油上。起先加油十块钱,没跑几十公里就没油了,加油二十就渐成惯例。可气的是,黑心老板往油里兑水。廖文军的突然发现让学校骑摩托车的老师义愤填膺。我说奇怪了,摩托车突突突突地会突然熄火。于是达成默契,加油要到十几里外的长田去。由于这种坏名声,黄柏加油站的生意一直处在半死不活的状态。为了取得人的信任,油老板当场放油给顾客看,我这油哪里兑水呢。尽管如此,他的生意还是不见好转。就像一个身上有污点的人,你做十件善事也难遮盖一件丑行。人们依旧传说着老板当年往油里兑水的丑闻。

       

到了冬天,霜降来了。瓦上,草地上,白茫茫一片。树枝丢弃了叶子,孑然地立在树枝上,天空连一只鸟也没有。我哈着热气搓着手掌,从这个门走进那个门,又从一扇门出来,走进另一扇门。学校里大多是单身汉。没早自习的还卷着被子,舒舒服服地眯着眼。廖文军起得早,在一棵法国泡桐下踩着摩托车。突突突突,开着风门,火舌还是打不着。又用力踩,吱吱吱,突突――突突突。车子纹丝不动。这鬼天气,连油都冻住了。牛哥,你来试试。我踩了十几下,车子突突突地响了几下,立马又咽气了。就差一点了,牛哥,再用力。于是又猛力踩,踩得身上有些燥热,脚底板有些疼。不行了,再踩,我就没气了。你自己来吧!廖文军把钥匙拧开,一脚猛力。车子突突突的响了起来,然后哈哈笑着。我这才知道,我踩的时候,车是锁着的。

黄柏中学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是一样东西,酒。酒具有奇特的张力,它把人的脾气燃爆,也能化解愁肠,使一桌人顿时成为兄弟。它醉了刘伶,狂了诗仙,张扬了曹孟德,书写了鸿门宴,湿了清明杏花雨。它把我们的生活浇灌得跌宕起伏。

黄柏中学的历史应该是那些酒客的历史。我总觉得奇怪,他们的肚子怎么那么大,与万村中学斗酒的时候,葛其兵在厕所直播,然后尿了一泡,他的脸黑而发红,像酱紫色的猪肝。他低头对我说,小李,你看,我这一尿,又能喝个三瓶。绝对能把万村老师放倒几个。叶青青,早年有啤酒王子的美称,一餐能喝下一打啤酒。啤酒一瓶一瓶地起开,喝过后,堆在地上,乒乓作响。喝白酒的厉害人物有余春银、吴水根、廖文军等,喝酒时满屋子酒气。五魁首,八匹马,四季发,喝――呵呵呵呵,笑声激荡。我是不行的,啤酒两瓶,见了白酒就打喷嚏,酒入喉时如刀。醉的最凶的时候,在床上躺睡了一天。喝水洗胃、扣喉咙、到篮球场狂蹦,都于事无补。头要炸裂一般。

在中学,我看见了老叶在冬季温酒而茗,看见了蒋忠林酒后打老婆,看见了廖文军醉躺在椅子上说着酒话,看见了李雄满脸酡红地站在讲台上课,看见了袁春兰红着酒脸唱歌。酒,这液体之火,浇灌了黄柏中学教师的血性,若是生命中缺失了这玉露琼浆,他们书写的人字必然是软榻的、倒伏的。

在黄柏,我爱上了篮球,六合彩,三片。特别是后者,输赢都有酒喝,都有饭吃,解决了我们单身汉的一大难题。打三片得用三副牌,两两结队,相互功伐。谁抓的分多上游了,就赢,两个都上游了就双切。罚金翻倍。若是抓到三个大王或者小王还有奖励。有次我从一百六十二张牌中抓到了六个王,这是何等幸运荣耀的事。饭点到了,我们骑着摩托车来到红灯笼饭店。红灯笼饭店在乡镇府的后门对面,离建节河不到一百五十米,从赤坡山下来,七八分钟的路程。老板姓邵,当过兵,中年发福,身上多了些坠肉,见着我们满脸堆着笑。我们是老相熟,可以赊账。廖文军新发的工资一大半都给了邵老板。我们喝酒吃肉,起着哄的干杯。用筷子敲着碗沿,哈哈大笑。这情景与邵氏电影《笑傲江湖》中,令狐冲与众师兄合唱笑傲江湖的情景何等相似。沧海一声笑,滚滚两岸潮,谁是谁非天知晓……未来不知道,只醉今宵。太阳早不见了,打着酒嗝出来,摩托车坐垫上一层露水。四五辆摩托车射出光柱,在巷道里摇晃。夜那么清寂。

有摩托车,人是闲不住的。这两年,我的行迹遍布黄柏乡下片的六个大队,二十四个自然村。我熟悉这片区的每一条溪流,熟悉枝头缀满杨梅的树。哪个村庄有一片苍茫的湖,哪个村子有山野村姑怪诞的谰语。我知道谁家院子种着茉莉花,谁家养着一窝土鸡。我们精力旺盛,走田埂,穿小巷,我们的笑声在乡村生长。但是人怎么可能永远欢笑,生活总是一支悲欢离合交错的曲子。

有一次,为了追回一个女孩,我将车子骑到源头村。这个深山里的村子,像隐匿的世外桃源。白墙黑瓦的砖木民居,在树木掩映中若隐若现。泥土夯筑的围墙里传来犬吠的声音。柚子在菜园地里噗噗掉落。但是我的心是失落的,恰如这潇潇暮雨。我只身骑着摩托车出现在返程的路上。雨水使我手脚哆嗦、冰凉,淋红了眼睛。出万村,天就黑了。无边的黑色汹涌翻滚。最要命的是路上灯泡坏了,车子,像黑色汪洋吞没的孤舟。我只能在匆匆驶过的车辆的灯光下一段路一段路地驰行。快到长田了,我看见了超市门口散射出的光芒。一时激动,我忘却了路边的沙堆。我的车子打滑飘了出去,人翻滚了几个跟头。我跌跌撞撞地走到超市,让在门口打牌的人替我拨通余长林和马文竞的电话。我是在怎样的情状下被送进医院的,已经记不得了。除了疼痛之外,内心更锥心的疼痛来自于一份冷漠。两天里,那个期盼中的电话迟迟未响。我凄然地离开医院。车子躺在长田,像一匹死去的或者狗,冰冷瘫软。我半个多月都没有心情去处理。

太阳照常从梧桐树铺射下来,照在墙面上,人影在墙上晃动。牛嫂的饺子铺热气腾腾。一大早,大家挤在她的厨房里,贪婪地吃着香喷喷的饺子。胡子坐在桌旁呵呵乐着,只顾着与我们聊天,或是坐着喝酒,零乱的桌碗与他毫不相干。牛嫂嚷着门口玩耍的女儿的声音响彻校园一角。孩子们的笑声是有磁性的。他们在校园里忽聚忽散,像一群小鸟。麻将桌上哗啦哗啦的声响恍若河流。从中午到下午,从下午到晚上,经久不衰。酒,一次又一次温热着我们的胸脯。每一天,我们迎接着学子到来,又目送着学子离去。学校像一座永恒的车站,是经久不变的码头。

元旦汇演是记忆中的亮色。每个班都要出节目。马文竞、程立群、我、廖文军都是班主任。大家卯足了劲,排列节目,歌声阵阵,笑声拍打着院墙。校园,沉浸在节日里的忙碌之中。

元旦那天,扯出横幅。摆好桌椅。调好话筒音箱。大家忙碌一片。学生们穿着演出服,打着胭脂水粉,既紧张又欢喜。路旁围满了附近村民。

开演了。大家席地坐在看台上。歌舞、小品、大合唱纷纷登场。印象深刻的是程立群编排的《黄鹂与蜗牛》,蜗牛表演者背着纸壳,动作稚笨可爱。徐琪编排的《草原腰鼓》在汇演前就被瞩目,二十多个学生在操场上练习腰鼓,很是吸睛。表演那天,穿着艳丽的长裙,动作舒缓轻柔,恰似风中摆柳,紧张急促时,裙摆翻飞,腰身扭动,恰似湍急河流。廖文军是沉静的,他坐在舞台中央,吉他一拨,忧伤的旋律缓缓流出。校园安静了。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明天你是否会惦记,曾经最爱哭的你……这是老狼的《同桌的你》,浓郁的怀旧情绪和永不褪色的感情,很能诱惑我们对纯真而又朦胧的学生时代的记忆。

现在,学校已经N年未进行文艺汇演了。学生每天按部就班地进出校园,像塞进罐子里的沙丁鱼。廖文军的吉他收了起来,马文竞的口笛也选择沉默,一切都蒙上厚重的尘埃。

娟子最终决定离开黄柏中学,这是预料之中的事。她活泼开朗,性情随和,一笑还有两个酒窝。她是一朵清莲,晶莹洁白,只能远望不可亵玩。她受众又不随俗。她坐在我们摩托车后座上笑啊,唱啊。她的歌声清澈而又明亮。她是把我名字叫得最亲切最甜美的女孩。她是我梦中的安琪儿,是缪斯。

我俩坐在红灯笼饭店,这是我们相识的开始。现在她要离去,把这作为告别的最后场所。我点了几个菜,是她爱吃的野生鲫鱼,螺蛳,还有一盘青菜。

调令来了吗?

暂时没有。不过也快了,估计就这个星期。

怎么突然想到回德兴。

早回晚回,迟早是要回去的呀!

到了德兴,记得打我电话。

嗯。

长久的沉默。然后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说天气,说同事,说学生,然后又选择沉默。她慢慢地挑着菜。看来她今晚是没食欲了。一餐饭吃了近一个多小时。天空已经暗淡。我结了账单,我提议到河堤上兜兜风。我骑着车子,她像往常一样坐在后头,穿着一套轻便的牛仔服。我想对她说些话,可是又说不出口。或许,沉默是最好的表达。河堤上凉风习习。风调皮地拨弄着她的长发。车子,无声地淌在黑暗的河流上。

2004年11月23号,我在班上上课,娟子上了一辆白色的轿车从窗边驶过。我怔在哪里,面带哀伤。

娟子的离去揭开离别的序幕。余华林走了,李雄走了,胡胜进走了,蒋忠林走了,葛其兵走了。我认识了现在的妻子。妻子说,这车子已经破旧,零部件松松垮垮,排气管都烂出了洞,要换掉。我有点不大乐意。好歹相伴一场,怎么成了露水夫妻。可是扭不过家里人的说辞。我推到老五车行。老五说,三百块。三百块?两年不到跌价那么多,不行。后来妻子执意要换,卖了五百块,还得有个前提,要到他这换辆新摩托车。于是我有了第二辆车子,双键牌摩托车。廖文军也找了女友汪淑情,十几年后,双飞进城。马文竞找了马秀英,成了两个孩子的父亲。大家都成了家,被女人招进房子,拉进柴米油盐。喝酒出行渐成了偶尔之事,往来日渐生疏。所有人的生活半径像云一样慢慢龟缩。叶青青还在,在一次醉酒之后,车子崴在一边,在尙和出村的路边打着微鼾,要不是及早发现,他差点被冻成一株植物。胡子还爱喝酒,却缺失伴侣,常常一人独酌。每次聚餐,大部分人捧碗吃饭,匆忙离席。让人恍惚觉得缺失了什么。

校园里也有新来的老师,他们喜欢电脑,宅在房子里不愿动弹。喝酒、打球、玩牌,渐渐失去氛围。只是有一天,当我看完冯小刚的《芳华》时,一个人在田埂上骑着摩托车,泪流满面。

2018年9月8日星期六

相关文章

  • 摩托车爱好者

    黄柏。李石 我一直觉得婚姻是对一个人个性的摧残。婚前,我们可以由着性子骑着摩托车四处游荡,可以毫无顾及的大块吃肉大...

  • 英伦海鸥的斜杠社交100天-Day12

    Day12 当海鸥遇上多重潜能者Eliza Eliza,服装设计师/摄影爱好者/摩托车骑行爱好者/园艺爱好者/酿酒...

  • 关于发起“为摩托车正名”图片展活动的倡议书

    本次活动借助社会各界摩托车爱好者和使用者,尤其是车商、车友的力量。全网收集摩托车在正常使用下,发挥摩托车特有功能,...

  • 你以为他是大师?其实他是自学成才!

    作者:Ran Ortner 专业的摩托车骑手,冲浪爱好者,1959年出生于在美国旧金山,莱恩﹒奥尔特纳完全是自学成...

  • 南宁摩友在行动

    感谢南宁十八罗汉的辛勤付出 感谢各地摩托车爱好者的支持 感谢2567位市民的信任嘱托 誓将反扩禁进行到底!

  • 2018-11-19

    赛车场上的激情、震撼,是每一位摩友心中都喜欢的感觉,作为摩托车爱好者必去活动MOTO GP,创办于1949年,是一...

  • 钓鱼🎣

    今天看到一个钓鱼爱好者,满载装备,以摩托车前往,从速度可以知道到达目的地的急切心情。 多年前差旅回家,高铁上,时值...

  • 本田打算复活CBX1000?搭载六缸直列发动机!

    未见其车,先听其声,许多摩托车爱好者对发动机是十足的迷恋,单缸、双缸、四缸都是比较常见的,四缸要是牌子再好点,价钱...

  • 有感

    今天看了一部片子。讲的是那些摩托车爱好者穿越东南亚。全片没有语言只有背景音乐。 没当这时候我都在想一个问题。上班为...

  • 深夜狂飙者的“速度与激情”

    1 “呜~呜~呜~”又一圈飙车党驶过,这已经是今晚第6圈了,还差3圈。 阿恒是个摩托车爱好者,夜半时分,经常纠集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摩托车爱好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fql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