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老师们,今天我们来谈谈习得性乐观。习得性乐观,有些似曾相识的概念,对,是我们一阶教材里有的,当时老师没有展开讲这个内容,印象不深,我甚至都不记得有这个内容。那我今天竟然要说这个话题,是因为确信,当代教育家李希贵说的一句话,讲给别人听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之一。

对,我最近找到一阶的教材《积极素养》在学习它——习得性乐观。它在教材模块二部分,积极自我成长,活出最绽放的自己。为什么重新找到它,学习它?因为最近我和我的团队成员正在做一个网络课程——《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修炼秘籍》,将承担国培研修工作。这个课程的第一讲就是,积极心态的修炼。我团队里的温景凤甚至告诉我,心态修炼的内容是我们课程的重要特色。这让我更想和大家分享。在第一讲课程中,我以自己的成长经历告诉大家,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首要修炼的是积极心态,怎样才算积极?归纳了三个修炼要诀“两少一多”,也就是:向上少遗憾,乐观少抱怨,奉献多回报。其中第二个是乐观少抱怨。

我认为,工作中,用乐观法去代替悲观情绪,很有益。对于做教师,有的人喜欢,有的人不愿。但是,既然做了教师,既然无法改变,就要用积极心态去对待,抱怨没有任何益处,它只会磨平你的决心,消减你的斗志,让你沉沦,让你无所成,进而更多抱怨,进入恶性循环。李镇西老师说,以什么心态对待自己的职业,将决定你的幸福感。教师至今待遇不高,工作特别辛苦,社会对我们的“污名化”依然在继续,但既然无法跳槽而只能继续干这一行,动辄抱怨这个“不平”,那个“不公”就没有任何意义。开开心心是一天,哭哭啼啼也是一天,你选择什么?心态至关重要。
如果我们能把抱怨都转化成乐观情绪,如果你的身体装了乐观情绪,悲观和抱怨就没有容身之所了。我的想法很好地找寻到了理论依据。积极心理学告诉我们,乐观不是性格,而是一种习惯。是可以培养,可以习得,可以训练的。所以我就翻出教材查找一阶里,“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提出的乐观ABCDE法则。
塞利格曼认为普通人和悲观者都可以让自己朝乐观的方向发展,如果能采用一定的技巧,有意识地改变自己平常的习惯想法(内心的信念),那他对不愉快事件的悲观性应对就会发生改变,从而变得振奋和充满活力。
一、了解塞利格曼提出的乐观ABCDE法则。
它是塞利格曼与霍隆、弗里曼两位心理学家提出来的,是一种帮助正常人学习乐观的技术,很好地为培养和训练乐观提供了直接的技术支持。A是Adversity,不好的事;B,Beliefs,你对这件事的想法;C,Consequences,后果;D,Disputation,反驳,辩驳;E,Energization,激发。举个例子,这周各中小学在接受市教育局评估,你负责做的资料挨了校长的批评。A是不好的事,就是挨了批评这事,B,想法,你很容易想我是一个能力差的人,C后果,没有信心,不愿意承担工作。至此,ABC都是负面的,D,很重要的一步,你要反驳了,不对,这个评估任务时间紧,任务重,换别人做,也只能这样。再说,事关重大,关系到学校上上下下全校教师一年来的辛苦努力,我之所以要做这么重要的工作,因为我能力强,校长是信任我的,否则,校长会安排别人。可见与能力无关。E,激发,我相信自己能力不错,能胜任很多工作。这里,DE跳出恶性循环。所以第四步反驳很重要。用各种理由各种角度去反驳再反驳,说服自己的负面想法,直到能够激发自己产生积极的行动为止。这就是乐观ABCDE训练法。回顾一下这个训练过程,不好的事情,想法,后果,辩驳,激发。
二、现实场景里可以怎样做?
从现在起,把以下抱怨场景都变成乐观,它就成了你成长的无尽能量:
第一,工作的辛苦。很容易让人抱怨,请让自己做每件事,都想想它的好处,做这个至少可以让自己学会什么?完成了它,我虽然很辛苦,我收获了别人没有的历练、能力和才干,为自己个人增了值。就说行政人员,虽然累,你能力更强了,领导对你印象更好了,得到荣誉的机会更多,自然带来其他好处。普通老师哪有那样多机会?
第二,领导的批评。很容易让人抱怨,那先这样想,这件事做起来不容易,换其他人来也会挨批。(我就经常这样开解自己,偶尔有事情没做好,不一定是领导批评,内心沮丧透顶,很想抱怨,我就想,我做不好,其他人来也做不好,没关系,经一事长一智。)。然后再想,感谢他的帮助,帮助自己成长,让我看到自己所看不到的劣势和错误。
第三,家长给你受的委屈。感谢他让你知道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想法会千差万别,原来很正常。就是我们通俗所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多这样想,在家庭生活中或在社会生活中都会更宽容。
第四,熊孩子的淘气。别抱怨,他不是自己孩子,不会一直在你面前让你生气;淘气是孩子的天性,成长的必然过程,以前的自己也是这样;淘气的孩子甚至更记得感铭师恩等等。
总之,想抱怨的时候都先想想事情好的一面。乐观就是能够对已经发生的事情做出正面有利解释。让我们都来做乐观的人,活出乐观的自己,才能让我们更好地绽放,同时,研究发现,作为乐观的父母,才能教育出乐观的孩子,一阶课程告诉我们“乐观的父母体验到更少的教养压力,更好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孩子的情绪”。所以,也提醒我们在幸福家学习的小伙伴,大家要常学习,有些东西当时课堂上没有理解,随时翻看我们一阶和二阶的教材,《积极素养》和《积极教养》,再消化,再转化,遇见更好的自己!谢谢大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