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理想与现实》看黄金时代

《理想与现实》看黄金时代

作者: 小高原 | 来源:发表于2014-10-07 17:07 被阅读91次

《理想与现实》看黄金时代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生存的苦难时代,文学的黄金时代

狄更斯在双城记开篇写到这一句。而我在观影的过程中。这句话一直盘桓在心头挥之不去。我想这与题目也有些关系。整部电影充满悲剧悲情悲哀的色调,何来黄金时代?正如许鞍华在接受某采访时自己也说到,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她这一定是站在文学的立场上的。和平年代,人过得舒适安逸难出大师甚至是好的文学作品。而在世界大乱兵荒马乱之时却是大师辈出。这已变成一种文学常识,历史无数次的证明过。想想我们大师辈出的两个年代: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风雨飘摇的民国都是大师辈出的年代。而西方的很多伟大作家无不是在战争中亡国中流亡中写出伟大经世的作品来。于个人生存是苦难的不堪的年代,于文学创作文学天才的发挥却是黄金的时代。苦难给予生活无尽打击的同时却也提供了创作素材以及激发出人无穷的创造力。何其伤感又何其幸运。这大概正是印证了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为你打开一扇窗的真理。

作为一部讲述萧红这位民国年代的头牌文艺女青年的电影,如果你不多少读过她的书,显得有些天方夜谭,瞎子摸象。之前有读过她的一些零星散文集,没有读过她的小说。而小说又是萧红最重要的文学成就。为此专门在看完电影后在网上找来《生死场》和《呼兰河传》算是临时抱佛脚补补功课。在看这两本书的时候第一感觉是她的书写句子写得很短,很朴实自然,有些地方又透着诗意。没有那种无病呻吟,感慨,忧国忧民的笔调。文字朴实、简洁中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无怪乎有评论家认为萧红的文学成就应高过张爱玲,由于对张爱玲不甚了解,所有不去讨论。

就我个人阅读的经验而言,读阿城的三王时也有这样的感觉。在生死场的前半部分里也有些沈从文边城的味道。后来在一个节目中许子东说过阿城的小说在台湾香港相比大陆更受到重视。其原因是他的小说的写法更接近中国传统小说的路子来写,继承的是明清小说体。而现在国内主流的小说家大多继承的是西方的写作方法,比如马尔克斯,米兰昆德拉,卡夫卡等等。而他们阅读这些大作家的作品大部分是经过翻译的,所以也可以说读的其实是翻译者的文学。与原著有很大的差距。而港台这些作家或者读者大多能读原作,所以更了解原作的味道。萧红无疑是文学天才,她的作品也更接近传统文学的写法,原创性极高。在电影中借助许广平之口也说了:读萧先生的文字是如此的波澜壮阔,一点不象出自女人之手,而生活中在感情的问题上却又是如此的纠结没有主见,这其实就是她一生的真实写照。

读她的小说娓娓道来,不急不躁,不去给你讲大道理,不去给你泛滥的抒情运用许多华丽辞藻渲染。像一个极高的经历事事的故事高手,在给你讲述她遇见的人与事,她声音是如此干净,用词是如此简洁,甚至没有感叹,她让你再苦不会泪流满面,再乐不会笑出声来。她像看淡一切,对一切都持无所谓的态度,不妄加评论,只平和、坦然的向你述说着她看到的生老病死,她的饥饿。总之她就是平静告诉你她想告诉的人与事。诚如她自己在呼兰河传里所说:“我写的并不是生命优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却忘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就连这几句都是如此朴实无华,却又充满回味。

我不是汤唯迷所以是冲着许鞍华和文艺片的幌子去电影院看的。之前对萧红也不了解,许鞍华的《女人四十》《天水围的日与夜》《桃姐》都很喜欢。她的片子都是现实题材,关注身边的小人物。叙事娓娓道来,没有花哨的东西,真挚感人。这点到很像萧红的小说。这个片子之前在微博上看到很多吐槽,说是以纪录片的方式拍摄,排得很烂,很多人中途离场,这不是许鞍华擅长的题材等等。甚至看到一篇影评是一个叫江西周冲的人写的,题目是《萧红,那个饥饿的贱货》,文章主要是说她不经济独立,太依附男人所以屡次被甩,不守妇道,在怀孕中就开始与男人发生性关系等等。还对某些女文青旅行只带几块钱的人发起攻击。文章本身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是不错的,只是有些地方过于极端,自以为是。有兴趣的可以网上搜索来看。片中各位演员的表演都很棒,尤其汤唯,当今影坛能与之匹敌的怕只有周迅了。

在人格独立这点上,我认为萧红是独立的。她的悲剧在于不会经营自己、经营生活。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严重失调,作了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她无疑是个敢于追求自我,挑战封建传统的人。但是她的这种精神在那样的年代又生逢乱世就显得极为单薄渺小。最终她不得不妥协在生存面前,就像她自己说的有些疼痛,麻木了就不觉痛了。这在她不同意第一门亲事逃婚后无路可走,又去找被她抛弃的未婚夫,在一家旅馆里厮混半年,一起吸鸦片,最后负债累累未婚夫弃她而去的遭遇一样。她一直的理想是寻找一个安安静静的地方写作,并不是相夫教子,这也解释了她两次弃儿和在怀孕期间就与人发生性关系的行为。因为她的人生最重要的是写作,这是她的使命。所以感情上的没有主见和不用心成就了她悲哀的人生。当然对于一个文学天才来说,再在感情上在对他提出过多的要求也显得过于苛刻。

作为一个文学天才,她的生活尽管再悲惨,可对她来说,只要是她的文学作品写出来了,她的生活也无憾了吧。理想得到实现,现实苦点又算得了什么呢。古往今来但凡天才无不生活在悲惨之中,无不英年早逝。想到此不禁悲从中来,海子,顾城!!虽然如此!她的理想得以实现又何来悲剧?不正是悲剧成就了她么?所谓悲剧都是我们这些俗人凡人旁观者给贴上去的罢!

roger 2014.10.7

相关文章

  • 《理想与现实》看黄金时代

    《理想与现实》看黄金时代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生存的苦难时代,文...

  • 无说

    现实看国际,理想留国内。现实看社会,理想留自己。现实看人生,理想留眼前。

  • 理想与现实的距离有多远

    我有一个理想, 你却活在现实! 理想与现实的距离有多远? 也许是伸手可触, 可能是两个时空吧! 理想的地点, 我看...

  • 理想与现实

    "长大后,我一定念一所好的大学,找一份好的工作,然后赚好多好多钱,买一个大大的房子......"现在看来,这句话过...

  • 理想与现实

    在英国威斯敏斯大教堂石碑上的这一段话,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就是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我们首先应该考虑到现实的...

  • 理想与现实

    我们总想过理想的生活, 却被现实重重束缚, 我们总大谈着远方的田野, 却每天都在重复着朝九晚五。 这当然要归功于这...

  • 理想与现实

    有关于理想与现实,对于目前还是学生的我,似乎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稍年幼的我比同龄人更早的区分了梦想和理想...

  • 理想与现实

    踏入病房的初印象居然发现他们有哈美顿的呼吸机,开始觉得硬件还蛮先进,但当知道没有血气机的时候,我惊讶呆了,没有血气...

  • 理想与现实

    每个人都笃定朝着理想去奋斗 自信、坚强、又热情 他们遥遥望去 踮起脚尖,又徘徊 那是天空,远处是大海 天际线从中穿...

  • 理想与现实

    小时候我梦想着要成为谁谁一样的人,那些人都是在业界成功的典范,我们总是想着长大以后也要成为那样的人,受人尊敬,有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理想与现实》看黄金时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uxpt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