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常说的一句话是,上面的整册都是好的,就是让下面的人给念歪了。这话听起来不错,其实大谬不然。
先说前半句。我们怎么知道整册是好的呢?我们参与整册制定了吗?都是哪些人在制定整册?制定整册的初衷是什么,整册出台的过程怎样,对于诸多问题我们一无所知,凭什么就断定它是好的呢?我们做出判断的前提具有不确定性。
再说后半句。下面念“整册”的人是哪些人?肯定不是被整册制约着的人,比如我们这些平头老百姓,而是借着整册的东风顺势而为的人。这些人能与那些被整册制约着的人想到一起吗?他只会和制定整册的人想到一起,甚至还会根据需要有所发挥和发展,“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但无论如何,也不会和我们这些人站在一起。
举例说明。整册说要“艾冈井野,乌私风险”,下面念整册的人可能会号召大家为了工作供而亡私,甚至六亲不认。但到最后,每个人的私还是需要自己来认的,每个人要承担的责任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面的,整册往往只顾及到供的一面,到了私的一面,整册似乎就无影无踪了。这不是点哄二杆子爬树吗?

比如,一个人在单位里受到的教育是,要做主人,有担当,做骨干,干重活,受重用,当然报酬也可能高些。这时的整册有问题吗?没有,整册就是鼓励人多做贡献的,且多劳多得。不过这个人再重要,也可以找到替代品;但这人在家里就不一样了,他是家里的顶梁柱,他倒下了,没有替代品,这个家就散了,就剩孤儿寡母栖栖遑遑过日子。这时再回看这整册,是制定时候娘胎里带带来了问题呢,还是执行者后天派生出来了问题?
我们是不是可以断定,凡是被念歪了的整册,本身就具有被念歪的潜质?至于那些把好整册念歪了的人,因其猥琐、阴暗、肮脏的心灵,早就是披着人皮的不知嘛玩意儿的货色了。现实里这样的事多了去了。
回头再看说那句话的都是些什么人,都是些没有头脑,上交了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的人,更多的是和你我一样的被所谓的好整册蛊惑着诱导着的人。这些人要么是装傻,要么就是真蠢。
其实真正的好整册必然是以大多数底层百姓为着眼点、出发点和归宿的,离开了这个标准,都不是真的好整册。如果再有一些乱七八糟的人利用这些所谓的好整册谋一己之私,那老百姓的日子就只有是水深火热了。像封建社会里,即便在所谓的盛世,也有大批的流民居无定所,四处漂泊。谁能说那时就没有所谓的好整册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