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鲁迅论茶文化

鲁迅论茶文化

作者: 君人 | 来源:发表于2020-05-24 17:29 被阅读0次

      鲁迅对喝茶与人生有着独特的理解,并且善于借喝茶来剖析社会和人生中的弊病。

  鲁迅有一篇名《喝茶》的文章,其中说道:“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这‘清福’,首先就须有工夫,其次是练习出来的特别感觉”。

  “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于是用盖碗,泡了之后,色清百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但这是须在静坐无为的时候的”。

  后来,鲁迅把这种品茶的“工夫”和“特别感觉”喻为一种文人墨客的娇气和精神的脆弱,而加以辛辣的嘲讽。

  他在文章中这样说:“由这一极琐屑的经验,我想,假使是一个使用筋力的工人,在喉干欲裂的时候,那么给他龙井芽茶、珠兰窨片,恐怕他喝起来也未必觉得和热水有什么区别罢。

  所谓‘秋思’,其实也是这样的,骚人墨客,会觉得什么‘悲哉秋之为气也’,一方面也就是一种‘清福’,但在老农,却只知道每年的此际,就是要割稻而已”。

  从鲁迅先后的文章中可见“清福”并非人人可以享受,这是因为每个人的命运不一样。

  同时,鲁迅先生还认为“清福”并非时时可以享受,它也有许多弊端,享受“清福”要有个度,过分的“清福”,有不如无,“于是有人以为这种细腻锐敏的感觉,当然不属于粗人,这是上等人的牌号。……我们有痛觉,……但这痛觉如果细腻锐敏起来呢?则不但衣服上有一根小刺就觉得,连衣服上的接缝、线结、布毛都要觉得,倘不空无缝天衣,他便要终日如芒刺在身,活不下去了。”

  鲁迅的《喝茶》,犹如一把解剖刀,剖析着那些无病呻吟的文人们。

  题为《喝茶》,而其茶却别有一番滋味。鲁迅心目中的茶,是一种追求真实自然的“粗茶淡饭”,而决不是斤斤于百般细腻的所谓“工夫”。这种“味”恰恰是茶饮在最高层次的体验:自然和质朴。

  鲁迅笔下的茶,是一种茶外之茶。

  人人皆想享清福,可这清福意味着什么,并非人人看破。现在的社会,无论是学习或工作,节奏不免都太紧张。在这繁忙的生活中,去闭关,归隐山野,躲一个无人居住的偏僻地自在放松一段时间,对多数人来说或许不太容易实现。

  但是,百忙之中,泡上一杯茶,喝茶的时候,什么都放下,什么都不想。不免也是个可为的清净法。

相关文章

  • 鲁迅论茶文化

    鲁迅对喝茶与人生有着独特的理解,并且善于借喝茶来剖析社会和人生中的弊病。 鲁迅有一篇名《喝茶》的文章,其中...

  • 论茶文化

    紫砂陶瓷出现的最早时期,从文献与出土文物可推估到宋代。 从古窑址的出土文物可看出,紫砂陶做成壶器,是明代以后的事。...

  • 碎语——《朝花夕拾》之弯弯绕

    论写作文章,鲁迅是大师级别。论执笔骂人,鲁迅是祖宗级别。 而我对鲁迅先生,却是抱有成见的。 ...

  • 论鲁迅

    毛泽东:“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的民族...

  • 鲁迅先生论读书(2)

    《鲁迅论教育》一书的第八章,《论读书》一文集录了鲁迅先生关于读书的主张和思想论断。现摘录如下,与君分享: 鲁迅先生...

  • 鲁迅先生论读书(3)

    《鲁迅论教育》一书的第八章,《论读书》一文集录了鲁迅先生关于读书的主张和思想论断。 今天,学习鲁迅先生关于学习方法...

  • 鲁迅 时代的交接者

    论鲁迅与中国 原创节选 我说鲁迅是真正的中国人,是有自己的人。在这前要先论论中华民族的文化连接与断层,有人问,是什...

  • 鲁迅-----《论他妈的》

    无论是谁,只要在中国过活,便总得常听到“他妈的”或其相类的口头禅。我想:这话的分布,大概就跟着中国人足迹之所至罢;...

  • 鲁迅论人

    美名未必一定包着美德。《且介亭杂文二集》 观人之道,应力求全面,不可被片面之见蒙蔽双眼。故不可武断“以一时之谤,断...

  • 论茶文化的传播

    每种文化都有它的核心价值与外在表现,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我们更关注的是内心的精神层面传递,而外在的形式必须要入乡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鲁迅论茶文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uuja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