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育杂谈忘忧社亲子教育
孩子做错事,家长这样做,比打骂更有效

孩子做错事,家长这样做,比打骂更有效

作者: f8843d85c7ab | 来源:发表于2018-12-02 20:04 被阅读2次

孩子犯错误在成长过程中是很常见的,当错误发生时,关键看家长是如何处理的,不同的处理方式,会有不同的结果走向。文末有绘本推荐。

01 不问原因,把自己的想法认定为孩子的想法

当孩子做错事的时候,家长忽悠不同程度的愤怒感,所以经常会有过激的行为,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动手。

曾经读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男孩的爸爸特别喜欢养花,家里养了很多名贵的花,爸爸特别珍惜。有一天妈妈煲了汤,在吃过午饭之后,小男孩径直把汤都倒在了爸爸的一盆花里面。

爸爸发现后特别生气,二话没说把孩子打了一顿。在爸爸眼里孩子太调皮,不好好吃饭,还把汤倒进花里,把他最喜欢的花给破坏了。这是故意搞破坏。

后来爸爸才知道原因,原来是孩子听妈妈说这个汤特别有营养,让孩子多喝点,孩子觉得那些花爸爸最喜欢了,他想让爸爸的花也增加一些营养。你看,孩子的想法多单纯。没有不好好吃饭,也没有搞破坏的意思。爸爸的处理方式,真的伤了孩子的心。

有时候孩子并不知道自己犯了错误,而如果他知道自己犯了错误的话内心是很煎熬,很难受的。所以家长不能第一时间把自己的想法认定为这就是孩子的想法。认为对于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这简直太严重你了。

要知道成人的思维和孩子的思维是不一样的,千万不要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孩子没有你想象中懂得那么多。

02 正确的引导,让孩子树立正确的观念

孩子在犯错误之后,如果家长能够给予正确的引导,不但能让孩子乐于改正,还能让孩子知道要承担相应的结果。

有个朋友曾经一个人带孩子。在孩子几岁的时候,她在厨房做饭,厨房门口放了一个十斤的油桶没有扣严盖子。孩子自己在屋里玩耍,趁她炒菜的瞬间,将十斤油弄倒,所有的油都撒了出来。

朋友做完菜出来的时候,傻了眼。这个景象用语言无法描述,心理真是万念俱灰。她第一反应和正常人一样要吼孩子,歇斯底里的发泄自己。但是她默数了十个数之后,告诉孩子这件事是不对的,这个不能玩,所以我们要一起把他收起来。

所以孩子和他一起将这些摊了一地的油往起收,过程中还体会到了很多乐趣。收拾完之后,她将孩子和自己的衣服都换掉。

晚上,孩子突然对她说妈妈对不起,我把我们家的油都弄没了,是不是明天就不能做饭了。

朋友后来告诉我,是她忙着干活,没来得及把油桶扣严,所以不能全怪孩子,再说他也不知道油是干嘛的,有什么后果。我们一起收拾的过程中,也收获了很多乐趣。他也了解到了这样做是不对的。

你看,没有武力,没有抱怨。对孩子却有莫大帮助。

03 所以我们应该怎么做?

当孩子做错了事,家长首先控制自己情绪,不管你多么愤怒。

第一、弄明白事情的前因后果。给孩子叙述整个事件的过程,记住你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孩子虽小,也有发言权。给予孩子信任,不要当错误发生时,你唯独不相信孩子。

第二、问问孩子的感受。大人有情绪,孩子一样有情绪,先让孩子把情绪发泄出来,这样后续的对话中才能心平气和。否则,他倔强的小脾气可能并会拒绝与你交心哦

第三、 问问孩子有解决方案吗。有些事情是孩子没有遇到过的,也不知道解决方法,我们可以先问问孩子是怎么想的,他想怎么解决,解决是否合理。引导他学会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第四、 让孩子认识到事情的后果。做错事要承担后果这件事要让孩子明白。大小事情都有后果,如果他把牛奶打翻了,那就要把牛奶擦干,如果他把一周的零食提前吃完了,那剩下的几天就没有零食吃了。

第五、给孩子一些建议。在孩子说出解决方法之后,家长予以肯定然后再对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对他的想法予以纠正,达到教育的目的。毕竟教育才是最终目的。

第六、跟孩子要反馈。当事情过去之后,可以询问孩子当时的一些感受,对事件的理解,以及对于处理结果的满意程度,家长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才能及时的发现问题纠正问题,防范于未然。

最后给大家推荐一本绘本叫做“我会永远爱你”,书里用很有意思的对话描述了小熊把妈妈最喜欢的碗打碎后,去找熊妈妈的情形。书中把小熊的担忧和妈妈的处理方式以幽默的方式展现出来,配图也特别可爱。希望读后的你可以从中有所收获。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单手抱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方海敏:跟支持你的观点,孩子犯错,成人要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也许孩子就明白了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f8843d85c7ab:恩恩,不提倡武力

本文标题:孩子做错事,家长这样做,比打骂更有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dmj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