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学点金融投资理财
【很现实客观的分析】买保险,我为什么不看好保险代理人模式?!

【很现实客观的分析】买保险,我为什么不看好保险代理人模式?!

作者: 9c825b13e3b7 | 来源:发表于2018-07-16 15:36 被阅读2次

严格来说从今年年初开始,我才对“保险”有了一点概念和认识,当时领导安排我们对“保险分期”市场做一个调研,尽管当时调研的结果一般,但让我很惊讶的是我们一个七八人的团队,只有一个同事给自己配置了保险,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我开始琢磨给自己及家人多少配置一点保险。

早前我相信我和大部分人对保险的态度是一样的——买保险真的保险吗?有必要买吗?从哪里买?买什么?买多少?具体保什么?

甚至很多用户到不了后面几个问题就已经把保险给pass了!

因此我作为准投保用户,已经跨过了“要不要买的阶段了”,到了“买什么?”及“怎么买?”的环节。之后我开始大量的接触保险代理人,货比多家!

但问题来了……

1. 我该给自己及家人选哪些保险产品

在与保险代理人接触的时候,我注意到几个细节:

很少清楚的了解用户的需求,一上来就推荐产品;

很多是返还、保本型的,保费很高,美其名曰到期后可以还本还付息;

很少结合用户不同的身体、年龄状况,却总极力推荐包含各种附加险的组合型产品;

但作为一个用户,我其实很想了解结合我的经济状况及家人情况适合买哪一款或搭配哪几款?很失望的是他们并没有帮到我!

后来还是在我自己的学习了解下,做了一个清晰的梳理;其实对于我们二三十岁上有老、下即将有小的家庭支柱来说,无非就4个险种:

一份寿险;(定期or终身)

一份重疾险;(定期or终身)

一份医疗下;(小额or大额)

一份意外险;

再拿父母来说,他们已经到了五六十岁的年纪,购买重疾险的必要就不大了,很多时候会出现保费倒挂(交的保费比保额还高),一般配置【防癌险+大额医疗险+小额意外险】就可以了,再比如我母亲,已经超过了55周岁且患有糖尿病,市面上所有的“大额医疗险”已经很难买到了,配置【防癌险+防癌医疗险+小额意外险】即可,毕竟癌症的发病率和治疗费用是很高的!

但为什么保险代理人极力推荐保险要返本、要分红?为什么线下重疾险少有纯消费型?为什么买一份平安福要给加上各种附加险?

根本目的只有一个:尽可能提高件均保费!

因为平均下来一个保险代理人一个月只能卖掉1-2份保险,这1-2份保险基本上就是他一个月的所有收入保障(因为保险代理人和保险公司只是代理关系,没有劳动合同更没有其他任何福利待遇),只有件均保费做到足够的高,代理人才能获得一份比较合理的收入,所以你会看到,在线下买一份重疾险,保费普遍要达到上万元。

所以首要的问题是,先得找一个好的保险代理人!

2. 上哪找一个好的保险代理人?

举个例子:

如果用户发现A公司的重疾险好,B公司的寿险好,C公司的医疗险好,难道每家公司都要找一个对应的保险代理人吗?即便是通过万能的朋友圈找到了,也很难判断这个代理人是一定靠谱的!

起初我还抱有一丝侥幸,后来我屡了下这其中的关系,找到一个好的保险代理人的几率基本为0!

目前我们的保险代理人只能专职于一家保险公司,比如你是平安保险下面的代理人,只能买平安保险自己的产品;不管自家公司的医疗险、重疾险…多么的渣,你都必须通过各种营销话术的包装,然后推销给用户!

想要在代理人领域站住脚跟并有得赚,必须迈过一个坎:自己都不认可的产品要如何想办法销售给用户!

当然也可能会有一些代理人,是代理人行业里面的一股清流,真的站在用户的角度替用户分析A公司的重疾险好,B公司的寿险好,让客户去买其他家的产品!

但结果是——这样的代理人很快会被淘汰掉!因为现实生活很难让他活下去!!他不是“死”在了专业及用户服务上,而是被保险代理人制度淘汰了!

经过这一段时间在保险领域的自学和摸索,我真切的感受到用户的痛点太大了,为何中国的人均保单这么少(人均不到一份),为何巨头现在只是涉及小额的有场景的(如退货险、航班延误险),但大额、非标的个险产品涉及不多!

如前面所说,当用户跨过了“要不要买”,但在“买什么?”的阶段,信息极度不对称,不管是互联网巨头还是传统的线下代理人,用户“买什么?”的痛点并没有得到差异化的服务!

或许大家会说保险经纪人、或现在的互联网保险可以有效的解决上面的这些问题!真的可以吗?下一篇我想从“互联网保险中介平台”来展开做个分析……

End

理性金融,感性生活;
聊互金、聊保险……
欢迎关注个人vx公号:路上文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很现实客观的分析】买保险,我为什么不看好保险代理人模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ojb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