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处理高二现象?
几年前自学考取了二级心理咨询师,再加上这几年热衷于家庭教育的学习,所以,好多朋友遇到孩子的问题,都经常来跟我探讨。这不,最近好几个朋友都跟我说起自己上高二的孩子不听话,该怎么办。
所谓“高二现象”,是指在高二这个年级段普遍存在的难以管理、难以教育的教育现象,它是中学年级中的“事故多发段”,是“撞红灯”的高发区。高中生进入高二后,出现了一系列学习和行为问题。比如:不完成作业、厌学、逃学、脾气暴躁、顶嘴、打架、早恋、结交不良朋友等。
对于“高二现象”,重点高中的一位资深年级主任曾用了一个词:“逢二必乱”。他说,不光高二有这种现象,初二的学生也存在这种情况。因为高一学生刚入校,对学校还不熟悉,不敢越界,不敢贸然打破规则。到了高二,正遭遇着渐渐变难的数学、物理等学科,渐渐逼近的升学压力,以及越来越丰富多彩的高中生活,各种问题就冒出来了,尤其是学习成绩相对差一点的同学。
为什么会出现“高二现象”呢?
一、生理原因:青年期是少年斯向成年斯发展的过渡时期,是个体由不成熟的少年走向成熟人生的转折期的开始,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发生着急剧的变化,主要特征在于“这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是人生极为重要的关键年龄段。在个体心理发展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性成熟,第二特征发育趋于成熟。生理发展和性成熟促进初中学生“成人感”和“独立感”的出现,对异性的兴趣以及新的情感体验产生了重大影响。情感上表现为感性、冲动性和两极性。高中学生的情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常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情绪带有冲动性,易激动,不善于自制,两极性明显。行为不易预测,心理学家们认为,这一时期是情感发展最困难、最令人操心的年龄阶段,这与少年期的神经系统兴奋过程较强、抑制过程较弱有关。
二、家庭成因
1、教育方法简单粗暴。
2、缺少父母教育。
3、娇生惯养。
三、社会成因
“社会教育”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和制约作用。社会教育的“大气候”影响着“小气候”,然而由于社会教育的复杂性,使积极性和消极性的影响混合在一起,甚至于会出现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抵制的矛盾现象。
了解了高二现象的成因后,家长该如何做呢?
1.做一个有品位的家长
视人视其友,要求孩子尽量与品行和学习都和自己差不多的同学交朋友,多向比自己优秀的同学学习。
2.做一个善于沟通的家长
默契配合,无事不成。常和班主任或授课老师就孩子的教育进行电话或信息交流,互相沟通,共同设计。要教育孩子学会解决自己的问题,敢于向老师、领导反映自己的要求和想法,不要把矛盾交给家长。
3.做一个积极而不消极的家长
要相信每个孩子的未来都会是光明的。寻找孩子的闪光点,进步点,多表扬,多鼓励,多督促。不说打击孩子积极性的话,不纠缠孩子犯过的错。
4.做一个懂一点辩证法的家长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搞好学习的第一因素是自己。
5.做一个很细心、不马虎的家长
看重结果,更注重过程。接送时要求孩子带回作业本并认真看一看,促进孩子养成习惯,平时学习要抓紧,不能大意。注意加强孩子假期中的管理,提醒孩子多接触健康向上的人和事,督促孩子每天都要有定量的学习时间,要利用假期多与孩子接触、沟通。
6.做一个有认识高度的家长
承认差距,不求统一。文化课的差距不等于能力的差距,不等于综合素质的差距,更不等于未来事业的差距。不苛求孩子,关键看孩子是否尽了力。看孩子的成绩,更要看孩子的综合素质,看孩子的品行与修养。不扼杀孩子的灵性,不忽视孩子的个性,不泯灭孩子的信心,追求孩子的提高,一点一点的提高。
7.做一个有见识、有修养的家长
当面教孩子,背后论短长。孩子犯了错,决不护短;当面要批评孩子,背后和老师商议、探讨,可论理,也可提意见。不委屈孩子,不错怪老师。要善于把坏事变成好事。互相理解,共同配合,达到最后促使孩子不仅改正了错误,而且还有新的提高的目的。
8.做一个能与孩子交朋友的家长
鼓励孩子参与各种活动,各种竞赛,明白“社会上最需要的是勇气,最能体现水平的是能力”这个道理。学会找机会郑重其事的和孩子谈有关学校的事,有关孩子成长的事,有关孩子品行表现和学习表现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