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情感剖析日记之求道勿求情

作者: 观南七 | 来源:发表于2021-05-31 09:09 被阅读0次

我真的不喜欢X君花枝招展的样子,我是学佛之人,和她不是同一路人,没必要和她交往。我要养成沉默寡言的性格,这样我性格如此,不讨人喜欢,与人不和,家人也拿我没办法。不是我不找对象,是我性格就这样。我和男生交往是为了合群,不被排斥在群体之外。我和X君交往又是为了什么呢?这是攀缘啊!我不和他交往会死吗?不会!不但不会死,还有益处!我以后也没什么需要她帮助的,我不想再和她有半点瓜葛、牵挂和纠缠,所以我以后不要和她来往。舍一份感情便多一份清静与自由,就像我舍掉了对G君的牵挂,后来又舍掉了对P君的牵挂,越舍越自在,越是放下越是轻松。当断则断,不断则乱,我要赶紧断,不然越拖越难断。不要像周君和杨君一样,既不能在一起,又不能断开,藕断丝连纠缠不清的。

X君平时不什么理我,一到学校就没什么交往。我坐和她说话她却看手机或和闺蜜说话,一点都不尊重我。她根本不尊重我,更别说欣赏,对我有很深的戒备心。她是在利用我,我怎么能误以为她想和我做朋友?

我不想对别人有感情上的依赖,我也不要让别人对我有感情上的依赖。别人对我有感情上的依赖,也会来打扰我学佛。道不同,不相为谋,不是同一路人就不要再浪费彼此的时间了。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信心难生今已生,我要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争分夺秒,加紧用功。和X君同行我就可能会聊天分心,不能专心学佛。我突然发现我们完全没有同行的必要,约定时间什么的真的很累,而且我们同行完全没有得到什么快乐和享受。

我考虑成家的事还太早了,年龄还这么小,不多花点心思在学业和事业上,怎么能整日思男女私事以致荒废了青春大好时光。我只管努力学佛,不问余事,若我有福报自会遇见好的因缘,我要对自己有信心,对自己的未来有信心。若要我找一个反对我学佛或妨碍我学佛的人,我宁愿独身一辈子。独身一辈子又不会死,既然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我是要对她一个人好呢?我是要仅仅对家人好呢?还是要为众生的解脱着想?男女之间没有纯粹的友谊。

情执重的人眼里只有感情,念念都是情执。别人对他礼貌一点,他就以为别人对他有好感。别人喜欢独来独往,他就以为别人没有眷属孤独可怜。这样的人怎么入道呢?法怎么能入心呢?但愿我永远不要做这样愚痴的事。不是说别人不和我好就不和他交往,或者我不和他人好就不和他交往,也不是和他正常交往了就一定要形影不离,自自然然随缘就好。

是我太执着了,总想不断的和别人靠近。别人不理解我,别人不学佛,我就认为别人不重视我,不愿了解我的兴趣爱好。其实我们只是简简单单平平凡凡的朋友就好了,不用总是用力互相靠近,也不需要总花费心思精力去了解揣摩彼此的心。不要对别人有太高的期望,应该和别人保持一定的距离,给彼此自由的空间。

还是随缘吧?不要故意对别人太冷漠,故意拒绝别人,矫揉造作。自然而然的就好,不要变得太怪癖了。真正的灭除情欲不是对别人不好,强行抑制情欲,如果这样会越压越多,最后会爆发,会反弹。就像女强人的内心是很脆弱的,别人容易趁虚而入。到时候你很孤独,别人对你好一点你就可能沦陷了。情欲不是要故意去压抑,而是要去化解,通过学佛来慢慢熏陶化解。要做到对别人很慈悲随顺,却又不起贪染,对境不迷,这才是真正的不被情欲所惑。故意不理别人,躲避别人,生别人的气,还是不自然,没有放下。别人也看得出来,感到奇怪,这样还是和别人有杂染,要慢慢的淡淡的来往。

想想自己无助的时候,想想自己觉得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缺少温暖的时候,所以我要关心留守儿童和弱势群体。

相关文章

  • 自我情感剖析日记之求道勿求情

    我真的不喜欢X君花枝招展的样子,我是学佛之人,和她不是同一路人,没必要和她交往。我要养成沉默寡言的性格,这样我性格...

  • 来这里,求什么?【总结顺便偷懒】

    有人求钻,有人求乐,有人求情,有人求发泄,有人求休憩,有人求认可,有人求勾搭,有人求成就自我…… 求什么,慢慢身边...

  • 每日一思第698天(孟子)

    告子曰:‘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夫志,气之帅...

  • 摘录-关于求道派

    摘自《好的孤独》 ”求道派“以战胜自己为乐;”求道派“因没有自我突破、自我提升而痛苦;”求道派“自成世界,在自我的...

  • 正道心传

    上篇 夫道,诠释自我,解读心灵。是审视自我,均衡自我,剖析自我的纽带;是发启自我,激活自我,开拓自我的阶梯。 夫道...

  • 《孟子》(三)公孙丑上篇3——我善养吾浩然之气①:什么决定了你给

    【原文】 曰:“敢问夫子之不动心,与告子之不动心,可得闻与?”“告子曰:‘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

  • 用验证的意识去体验生命

    今天一早醒来,突然有这么一悟: 用验证的意识去体验生命,就不会陷入去求情感认同,并且被情感认同拽着走,在“求认同”...

  • 孟子论浩然之气(五)

    曰:“敢问夫子之不动心与告子之不动心,可得闻与?”“告子曰:‘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不得于心,...

  • 《荀子·劝学》14

    前文: 问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问也;说楛者,勿听也。有争气者,勿与辩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则避之。...

  • 一个道士的自我修养。

    给广大求道无门的好道之士引一个明路。以下八条,有者勿入我道,入了也没有什么意义。 1心不信。不信大道,好奇游戏,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我情感剖析日记之求道勿求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upms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