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向明天赊账

作者: 王猫儿的笔记本 | 来源:发表于2017-04-04 22:52 被阅读0次

我的微信公众号:Cayley的世界

不知道你是否会有这样的感受,积攒了很多想做的事情,最终却只能在假期匆忙执行。比如原定这一周的4小时阅读任务会因为工作日的忙碌安排到了周六日一天来完成,本应该在月底前报销的发票总在月末那几天才着手开始做,是啊这些就是现代人典型的拖延症,总想着“及时行乐”,而忽略了自己的“长远目标”,我们总是在向明天赊账。

我们听了那么多自我管理以及时间管理的课程,为什么还是一再的拖延呢?因为我们听的课程大多数都是给你讲方法,讲理论实践,但是如果不能理解拖延的本质和为什么,过一段时间你就会发现那些可靠的理论和方法在自己的身上总是不起效。

人们为什么会拖延

讨论这个话题之前,我要先来点积极的负能量,我们所认为的拖延,懒惰,冲动等不好的行为其实是人类的本能,并不只是个体的不足和缺点,而是世人的普遍性问题,是人之常态。正是因为我们一边在做拖延的事情,一边又不能接纳拖延给我们带来的麻烦和焦虑,所以我们才会进入这种不断的恶行循环中,所以接纳自己的行为才是改变最好的开始。

之前的文章中提到过,虽然人类的大脑得到了不断的进化,进化出了具有高级认知功能的新大脑皮层,也有拥有对事物的理性和逻辑判断能力,但是大部分的情况,我们总是被情绪所左右。这是因为人类的大脑只喜欢做简单熟悉的事情,任何它觉得困难和陌生的事物都是一件意志力的挑战。而意志力的挑战就是两个自我之间的冲突,什么是所谓的“两个自我”,这是现代的一些神经科学家所提出的理论,他们认为人类只有一个大脑,但是我们的大脑中却存在两个自我,一个自我任意妄为,及时行乐,另一个自我则更关注长远,且能够克服冲动和深谋远虑。在两个自我的博弈中哪一方占了上风,事情就会朝着该方向去发展。

除了上述的观点以外,还有一个更有意思的并且值得我们去意识的事情,那就是我们对未来的乐观主义精神。我们总是认为下一次会更好,明天就肯定能完成,然而往往结果却大相径庭。现代的心理学家已经通过相关实验和方法证明了我们错误的认为我们明天会比今天更有时间。这种乐观主义精神让我们做出了很多错误的决定和计划,并且这种精神在我们的脑中根深蒂固。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给自己定目标的时候要定切实可行的目标,而不是远远超出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如果一开始就知道这样的目标不可行,为什么要用未来这种乐观精神来欺骗自己呢?还不如对自己没有承诺的好。所以想一想当你决定把某件事情放到过一段时间再去做的时候,是不是你的乐观主义精神又发作了。

想克服拖延要先告别焦虑

拖延会引起非常普遍的焦虑,焦虑和期待往往是共存共生的关系,当你拥有渴望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的大脑会在中脑的奖励系统中释放一些多巴胺,让你体会到渴望去行动的动力,同时也会产生相同强度的焦虑,会让你意识到如果没有这么做,没有去执行会有什么后果,这些后果一直萦绕在你的大脑中,让你产生焦虑。

一般产生焦虑后,我们的大脑会做一些“维持心情”的决策,这个时候我们一般会选择大吃一顿之后再去做本该完成的任务,或者是窝在家里看一整天的美剧。总之我们会选择结果让我们更糟糕的事情,所以真正能够缓解压力的事情是有效而且有助于你不再拖延的事情,比如像锻炼,冥想,看书和听音乐。因为这些活动可以增加大脑中改善情绪的化学物质血清素和催产素等,产生具有治愈效果的放松反应。

告别了焦虑的负担之后,身心都能依据自己的意愿去做该做的事情,即使目前的你依旧是一个爱拖延的人,请先把这位叫做“焦虑”的先生送走吧,它只能带给你越来越多的愧疚和烦躁,不断地给你制造麻烦和诱惑,让你逐渐熟悉和喜欢上拖延。

可靠且有效的方法

1.减少行为的变化性

行为经济学家霍华德.拉克林(Howard Rachlin)给人们提出了一个有效的建议,那就是当你想改变某种行为的时候,最开始要先减少行为的变化性。举一个自身的例子,今年开始我给自己定好了早起计划,原本每天要睡到8,9点钟才起床,看到那些积极的人还有大牛他们起的都很早,所以给自己定了每天5:30就起床,只有早起才能感觉自己的生活是精进的。然而前几天热度很高,可是后续几天就因为睡眠不足,白天效率低下而导致又开始了8,9点钟起床的生活,反反复复的重复着早起几天晚起几天的生活,波动性非常大,直到2月初我开始给自己定了一个合理的目标7点-7点半这个时间起床,几个月过去了这个习惯一直这么平稳的进行着。所以摆脱这种“明天肯定会有所改变”的依赖吧,想改变之前先减少行为的变化性。

2.重要的事情安排在意志力最强的时间

一天之中总会有自己效率高和意志力强的时间,把一些重要的事情都安排在意志力最强的时候去做,在意志力最佳的状态下,两个自我的博弈中,理智的一方更容易获胜。这个话题又能说到为什么人们都追求早起,因为大多数人的意志力在清晨的时刻是最强的,做事的效率也是最高的。因此这个时段我们的自我意识可以打败各种情绪,如果能够利用好这一点,非常有助于我们尽早完成自己的计划和目标,还能不断的锻炼我们的意志力,让它在更多的关键时刻做出理性的选择。

3.硬着头皮去做

以上两个观点阐述的都是一些不那么困难的可执行方法,而硬着头皮去做,本身就是我们不愿意的,可以说是大脑不喜欢的,但是我们真正参与进去,硬着头皮去做了,就会发现原本的焦虑逐渐消失了,再继续往下做就会发现,原本认为的困难也没那么难了,最终任务也就完成了。所以说在硬着头皮去做之前,给自己一个刻意的提醒,告诉自己你是一个理性的人,你已经充分的了解和掌握了自己的自我意识,这样可以帮助你唤醒更明智的自己

讲了这么多,希望每一个看过文字的朋友,能够对自己拖延行为的本质有所认知,当下一次你的两个自我进行博弈时,你可以觉察到甚至记录自己的决策,最后让我们行动起来吧,告别焦虑的情绪,告别“明天肯定有时间”的心理依赖,唤醒那个更明智的自己。

相关文章

  • 不要再向明天赊账

    我的微信公众号:Cayley的世界 不知道你是否会有这样的感受,积攒了很多想做的事情,最终却只能在假期匆忙执行。比...

  • 2017年4月第一周成长回顾

    输入与输出 写作2篇,公众号文章录音2首 1. 文章《不要再向明天赊账》《文字信息爆炸的年代!来点音频涤荡你的心灵...

  • 不要向明天赊账

    你是否跟我一样做事喜欢拖延,非要等到最后一刻才着手? 你是否跟我一样明知整天刷手机费时费眼伤颈椎,但依旧摆脱不了诱...

  • 照自己的意愿一息尚存,也好过听从别人的安排,虚张声势地过着浅薄生

    不要总想着“今天犯错,明天补救”,“今天放纵,明天改变”;不要向明天赊账。 -- 《自控力》 有时我们的眼睛可以看...

  • 向明天赊账

    当学生纠结今天是学习还打游戏时候,大多数学生会选择今天打游戏,明天再开始学习。当胖妹子面临今天运动还是休息的时候,...

  • 向明天赊账

    你赊过账吗,或做过延迟付款的事情吗?当时的你是不是觉得明天条件就会变好,债务这件事很快就会被解决。在赊账的...

  • 自控力 第四章 容忍罪恶:为何善行之后会有恶性

    今日份读书内容总结: 1.不要因为一件事就站在道德制高点,去宽容自己的其他行为 2.不要向明天赊账,明天未必有今天...

  • 【告别的故事】(2)

    希望, 不要再向你的明天、 提起我, 把我留在过去, 丢在风里, 不再拾起。

  • K9奇点空间训练营之《自控力》D5/15

    明日复明日,明日变蹉跎。 当你放纵自己很多事情都明天再做时,就已经在犯着“向明天赊账”的坏习惯。赊账本不是很严重的...

  • “道德许可”与“向明天赊账”

    “道德许可”指在我们完成一项意志力挑战时(可能是背了一小时单词,或者是坚持两天没玩游戏),我们就会认为自己很“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要再向明天赊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wpa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