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回,孔门十哲之一,七十二贤之一,是孔子所有弟子中在学术上最为突出的一个。
赢回原本是鲁国中的贵族,但是自从三桓专权之后,他们家就基本上没落了。而传到了他父亲与他的这一代,除了士大夫的头衔,贵族的身份以及一些田圃之外,已经没什么东西了。这里面可以看出来,颜回的家庭并不富裕。
他的父亲也是孔子在早年时期收的一个弟子,而颜回更是在13岁的时候就已经拜孔子为师进入了孔门。不过这时的颜回与孔子差了整整30岁,可以说是都不算一辈人了。但是这一点都不影响颜回对于孔子的道体会的程度。
在颜回进入孔门不久,孔子曾经跟颜回谈论。可是他与颜回说了一天的话,而颜回却始终就没有反驳过一句。这样他不禁纳闷颜回是不是有一点愚钝。可是后来孔子私下观察他的一举一动,看他的言行举止,发现他其实一点都不愚笨,对于他当时说的话以及他的思想已经领悟了,甚至还能做到更进一步,启发孔子。而孔子这时候才发觉,颜回其实一点都不愚钝。
鲁哀公有一次问孔子,问他的弟子里面谁比较好学。而孔子当即就回答了是颜回,并且说他不迁怒不贰过。不迁怒不贰过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他不会随意的把愤怒发泄在别人的身上,同样的一个错误不会犯两次。这确实是很厉害的一个能力,不发泄愤怒,在别人身上就是他能够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而一个错误不会犯两次,就说明他对于自己的缺点都会铭记在心,并且做出很好的改正,不会纵容他们再犯。而好学这一点,颜回无疑是孔门之中的第一人。孔子曾经称赞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就是说,纵使环境并不好,生活条件也不好,而且是在旁人都无法忍受这种境遇的情况下,颜回却依然不为外在的这些东西所控制,而是沉浸于他自己的乐之中。这也是儒家中所特别强调的,也是很重要并一直被铭记着的一点:“孔颜之乐”。他代表的就是沉浸在学习中的快乐,而这些快乐远远超过了外在所带给他的不欢乐。
有一次,孔子问他几个弟子们的志向。子路回答:“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就是希望能够有高大的车马,贵重的衣服,并且能够与自己都朋友们分享,就算坏了也没有关系。而颜渊则不同,他说:“愿无伐善,无施劳。”不要炫耀自己的优点,自己不愿意的不喜欢的事情同样不要施加到别人身上。这里就像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的回答比子路的又深刻了很多。子路大部分停在物质表面,颜回则深入了核心,并且在这里有很深刻的体会。孔子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孔子的志向我们能很明显的从里面感受到他的推行仁政的迫切以及他为自己所定的目标。颜回的回答与孔子的回答显示出了一种不相符的气质,颜回的回答中看到一种道家独善其身的感觉。
正如“安贫乐道”与“孔颜之乐”中所描述的,颜回在学术上有着极高的天赋。他对于儒家的思想能够理解的很深刻,并且在本来就是天才的情况下依旧好学到甚至忘我的境界。这才是真正的安贫乐道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