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舜尧名师工作室12月14日活动小结
冬日的严寒,阻挡不了求学的脚步。2017年12月14日,室外低温冷清,室内人声鼎沸、温暖如春。襄城区、樊城区、高新区、东津新区、襄州区的同仁们来了,就连远在老河口市的同仁们也组队前来参加名师工作室暨城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研讨活动,200多人齐聚于襄阳市第四十一中小学部四楼会议室,进一步聚焦湖北省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指导意见的内容标准,围绕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加强交流与团队研修,特别针对新教材中计算思维类算法教学引领方向,打造精品课程。
此次活动精心准备了两节“不开机的电脑课”,这也是以前教材中没有过的内容,第一节由襄阳市第一实验小学黄辉老师主讲《神奇算法有力量》,
黄老师通过无人驾驶汽车新技术引出人工智能,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计算机能做到,逐步让孩子们了解“算法”这个新词语,再用简单的烧开水喝茶、放西瓜到冰箱、喝药、吃饭等生活中常见的小事归纳基本的算法思维,最后再回到人工智能与开篇相呼应,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认识到算法的重要性;
第二节课是来自襄阳市第四十一中的邵欧丽老师,她主讲的是《简单算法我设计》,是紧跟着黄老师后面的一个知识点,邵老师活泼大气,先与孩子玩田忌赛马的游戏,分析为什么孙膑能帮助田忌取得胜利,从而引出“策略”一词,再引申到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方法——算法,然后详细剖析分步算法与分解算法,最后让孩子们自己设计农夫带狼、羊和菜过河的精典算法,学生的汇报与交流也获得所有老师的阵阵掌声。

中场没有休息,老师们聆听了两位主讲者的设计思路以及在实施教学过程中的困惑,确实类似的课没有先例,只有自己去摸索,同时计算思维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个新的知识,
两位老师真诚质朴的现身分享教学经历让所有的教育同仁非常感动,大家都纷纷加入研讨交流。老河口市的陈克文、第一实验小学的张朝晖、47中的孙艳华、新华路小学的叶逢春、东津新区的李耀功等老师对展示的两节课给予充分的肯定,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工作群中一些老师们也开始发表自己的一些想法,大家都尽力帮助年轻老师克服眼前的困惑。



隆中名师肖舜尧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老师们分享了自己的一些思路,对待新的教材,我们必须有新的目标,由以往的信息常识过渡到数字化素养;我们的内容和方式都要相应的改变,由过去的关注工具特征转变为学科本位,从知识技能的学习改换为解决问题的能力,今后的很多教学内容都强迫我们必须改变自己的观念,创新思维将是我们培养的重点。襄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袁铮老师也对活动的开展很满意,但是提出我们不要低估孩子们的能力,他们是“原住民”,一些思维与能力要比我们想像的强得多,要放手多一点,他认为实践的内容要更宽泛一些,孩子们的自主思考也是一种实践行为,我们老师总是担心学生不会,所以讲得会多一点,我们不要害怕,更应重视学生思维的变化,最后他也提出来:教材只是工具,要善于二次创编,设计更多丰富的教学层次,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此次工作室现场展示的活动,开阔了我市教师的视野,启迪了教育智慧,开拓创新了襄阳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教研模式,为全市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为推进教育科学发展也起到积极作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