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跟女友聊到了婚姻问题,她的主张是不想结婚,觉得现在这种生活状态挺好的,而我觉得结不结婚在于两人,而不是因为不想妥协或被逼无奈。
其实我们俩人的童年、经历都有过相似的地方,同样是生活在一个不会教育孩子的家庭,同样接受了打骂等不科学的教育方式。不过还好,当我们独立后,开始去思考各自家庭教育的问题,以及自己的问题。
我是由于经常被打压惯了,人时常觉得不自信,特别是刚毕业那会,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了。后来慢慢突破自己,甚至转型,从一个在工地上装电梯的工人,转型成了一名线上社群运营。跨度可以说是非常大,但当时的我并不觉得,只认为找到了一份喜欢的工作。
由于不断突破、学习,自己的观念慢慢也发生了转变,至少有了主见,开始独立思考。这一切也只是发生在四年前,但仔细回顾这些年,自己的思念、心智确实成熟了不少。
至于女友,则是没有我成长的那么迅速,或是说心理受的伤比较严重吧。以至于去年诊断出了中度抑郁,在家修养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慢慢好起来。吃了大半年的药,也在两个多月前成功断掉。
而在讨论婚姻问题的时候,她之所以这么极端,有很大一部分因素是来自父母的压力。因此我觉得,如果是因为你想对抗家庭,才得出不结婚的想法,那这是不对的。至少你是在用牺牲自己的生活,来对抗家庭的控制,这样做可能只会让自己陷的越深。
而我的想法是,不管结不结,决定权一定要在两个人手里。而不是因为对坑家庭或与他们妥协。我的想法很简单,两个人的生活,应该有两个人觉得。也许你会说,婚姻是两个家庭的事,但结了婚,在一起生活的不还是你们两个人么,为什么非要认为是两个家庭的事呢?
双方父母,也不过是在结婚前、结婚时忙前,忙后。操心的都是流程层面的事,哪有真正关心过,孩子的内心呢?再说了,既然不打算和父母同住,那结婚后不还是又回到了两个人的世界么。既然这样,为什么决定权,不能是在自己手中呢?
后来我们聊着,聊着,发现父母现在为什么总是想管控着自己,主要是他们觉得你还没有独立到他们足够放心。换句话说,在他们看来,你尚未做到经济独立。
我和女友说,如果现在我们能做到,每月给他们拿上几千块钱的生活费,那么他们肯定不会再催咱们。毕竟拿人手短嘛。
因此这场谈话,最后落在了赚钱上。现在想想其实,也没什么问题,当你发现很多问题解决不了的时候,那就先想办法解决经济问题。不是常有人说,钱能解决90%的问题嘛。那既然这样,何不先解决这90%的问题,毕竟剩下10%的问题连钱都解决不了。
最后用李尚龙的一句话作为结尾:你盯着利益,世界反而简单。你只重感情,所以总会受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