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近日,又一次被印度电影感动。上一次因为《起跑线》而怒批贫富差距和教育资源的不公平,这一次又因为《厕所英雄》而慨叹穷人的生活要想有尊严是多么艰难和男女真正平等的实现是多么遥远。
提起厕所,不同的人反应其实是不一样的。农村人提起厕所可能会捂鼻子,或者用手扇过来扇过去,仿佛看到了或者闻到了什么肮脏的东西。我从小在陕南农村长大,农村的厕所条件很简陋,确实也很脏,远远地就会闻到一股臭味。在这种环境里“方便”肯定不是一种舒服的体验。城市人提到厕所,可能没啥大的反应,因为城里的厕所条件相对比较好,也比较干净,甚至可以修在家里,和厨房门对门甚至两隔壁都可以。
我小时候,有一次跟着母亲去城里一个亲戚家里玩。过了一会儿我突然想解大手,于是就准备出门去找厕所。这个时候,亲戚告诉我,家里就有厕所,不必跑出去解决问题。说完,亲戚随手一指厨房旁边的一个小房间。我惊呆了——厕所居然可以修在家里?而且可以紧挨着厨房?那厕所里的脏东西岂不是就……
我不敢多想,半信半疑地进了厕所,也就是城里人口中说的卫生间。结果,我在里面找不到平日里见到的厕所,而是看到了一个很奇怪的东西——一个白色的陶瓷制品,张着一个大大的“嘴巴”,后面还有一个带按钮的水箱,看起来挺干净挺上档次的。我当时还不知道这玩意儿叫做抽水马桶。我非常尴尬地坐在上面,结果足足坐了十来分钟也没能把体内的垃圾顺利地排出来。为什么会这样呢?一来是不习惯这样上厕所,二来是害怕污染了亲戚家里的空气。于是,我假装冲了一下水,从卫生间里出来了。那天,我一直憋着,直到回家了才去痛痛快快地方便了一下。
虽然小时候的我因为不习惯使用马桶而闹了笑话,但是却非常深刻地体会到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巨大差距——农村人上厕所遭罪,城里人上厕所却是享受(至少在我这样的泥腿子看来是一种享受)。
02
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家的厕所,是一种体面的幸福,也是平等和自由的象征。
《厕所英雄》里,女主角自以为邂逅了爱情,嫁给了男主角。新婚之夜,两个人如胶似漆。正当她准备享受美好的婚姻生活的时候,一个问题出现了。附近的妇女们在天快亮的时候,集体提着马灯,拿着尿盆去外面不远处的树林里上厕所,顺便也叫她一起去。她这才发现丈夫家里竟然没有厕所。她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深知人和动物的区别,又怎么能接受在野外脱裤子上厕所呢?更何况,在野外上厕所经常会被别人看到或者被别人的车灯照到,那该是多么尴尬的事情!
女主角果断拒绝了妇女们的邀请,也和丈夫吵了一架,但是发完火之后却不得不面对这个残酷的事实——这一片地区,每家每户家里都没有厕所,都只能在晚上或者天没亮的时候拿着尿盆去树林里上厕所,而白天竟然只能憋着!当她不得已跟着丈夫在夜里去树林里上厕所的时候,很不巧又被骑摩托车的公公撞见了,场面一度非常尴尬。然后,女主角就开始和丈夫一起想办法解决上厕所的问题。
终于,他们发现有一列火车路过这里,而且停靠七分钟的时间。七分钟虽然短,上个厕所却足够了。于是,每当火车快要来的时候,男主角就骑着摩托车带上妻子去那里等着,火车一停,妻子就抓紧时间上去借用厕所,然后赶在火车开动之前下车。如此一来,上厕所问题顺利解决。可是有一天,女主角刚进了火车上的厕所,有几位乘客却在过道里堆满了行李。结果女主角上完厕所开不了门,等到乘客听到响动搬开行李的时候,火车已经开动了……
这个故事听起来让人有些匪夷所思。按理说,再贫穷也不至于修不起厕所吧。其实,电影中家里没有厕所有两个原因——第一,经济条件有限;第二,当地人思想观念落后。男主角的父亲说:“没有去外面方便的儿媳妇,她做的饭我不吃……厕所怎么可以修在家里?那是不是我死了以后,你们就可以把我放在院子里一把火烧了?”老人的话反映了当地人一种极为落后的思想观念,然而大家似乎对这些早已经习以为常。一些妇女虽然觉得这样不体面,可是也无力改变,直到女主角嫁到这里以后开始抗争,这个局面才开始改善。
而所有厕所问题的背后,隐藏者一个最大的幕后黑手,那就是男女不平等,准确地说男权和宗教对女人的压迫。女人总是受种种限制和歧视,以至于都不能自由畅快地上个厕所。
与其说女主角想要个厕所,不如说她想要平等和自由。
03
体面是什么?有时候,体面不是锦衣玉食,也不是鲜花簇拥,而仅仅是有一个属于自己家的厕所,可以在有需要的时候不受拘束地方便一下,哪怕条件简陋一点点也没多少关系。
我有一个初中同学,他心地善良,学习认真,待人真诚,交朋友真是一流。我们几个朋友经常邀请他过家里来做客,可是他却从来没有邀请我们去他家里做客,一次也没有。时间长了,我们就心生怨言。后来他哭着说:“不是我小气,不想请你们去家里做客。我也很想邀请自己的同学和朋友去家里玩,只是……只是我们家没有厕所啊!我们家里人平时需要方便的时候都是去别人家的厕所,有时候还遭人白眼。其实我们自己受点委屈也没啥,反正已经习惯了,但是实在不忍心看着客人因为上厕所的事情而受委屈啊!”
听了他的话,我们沉默良久。当我们还在抱怨家里厕所条件简陋的时候,孰不知有的人家里连个厕所都没有。
一个厕所,体现了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可以让一家人生活得体面一些。家里有一个环境优雅的厕所,可以放心、自由、不受约束地方便,想想真是一件挺幸福的事情。
04
在家里想解手有厕所,出门可就没那么方便了。在中国,公共厕所的历史并不长。
清朝末年,曾经有一个外国使节来到北京,发现很多中国老百姓(主要是男人和小孩)在街头巷尾随地小便,觉得这样子很不文明,就给清朝当时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建议,在北京的街头修建一些公共厕所。谁知慈禧太后和诸位大臣听了这个建议以后,纷纷惊诧不已,表示难以理解。在他们看来,茅房这种臭气熏天的地方怎么可以修建在大街上,这实在是有碍观瞻,也不合礼数。那个外国使节回到大使馆以后对同事说:“那个老女人真的是不可理喻。她宁肯让大清国的百姓在街头撒尿,也不愿意修建一个公共厕所供人们方便。”
修建公共厕所的事情就此搁置,直到辛亥革命前后,北京街头才出现了数量很少的公共厕所。盘算一下,公共厕所在中国诞生也才一百来年的历史,但是这却是中国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
打破“茅厕修在大街上有碍观瞻”的思维定势是很难的,但是打破了以后,人们才真正享受到社会进步带来的福利。公共厕所的出现,体现了对人正常生理需要的尊重和满足。
公共厕所出现了,人们不需要再偷偷摸摸地在墙根下或者大树下解手了,一个新的问题却随之产生——卫生问题。实话实说,在中国,公共厕所的卫生状况并不太好。大城市的公共厕所卫生状况还相对好一些,小城市的公共厕所卫生状况普遍不理想。为什么呢很多人使用公共厕所却不讲卫生呢?最根本原因就在于一种错误的观念——“这又不是我家的厕所,管它卫生不卫生呢!”所以,部分公民自私自利的观念,才是导致大部分公共厕所卫生状况不佳的根本原因。提高公民素质,转变思想观念,才是提高公共厕所卫生状况的根本办法。
厕所虽小,文明体大。一个小小的厕所,却折射出人与生活的千姿百态。围绕厕所,生活的质量和文明的水平显而易见。
下次使用厕所的时候,大家记得心怀感恩,心存文明与礼貌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