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通知也是一门学问

作者: 我在枣快乐呀 | 来源:发表于2021-07-20 16:19 被阅读0次

今早阅读魏智渊老师《高手教师》中《怎样正确发出一条通知》这篇文章,带给了我些许思考。发通知是件小事,但小事不小,如何把通知拟得正确无误又让人看着舒服,是一门高深的学问。

1.指令清晰

一条合格的信息,要将时间、地点、人物、任务整合清楚,不让大家有误解。比如,“今天下午三点在综合楼三楼教室会议室召开班主任会议,请全体班主任准时参加。”看似合格,仔细研究便会发现漏洞。“今天”就是是哪一天?发通知是1号,但如果别人2号才看到通知就引起了误会,发通知者还容易受到别人的埋怨。所以要在通知上写明“今天”的日期,“今天(20号)下午三点在综合楼三楼教师会议室召开班主任会议,请全体班主任准时参加。”这样的通知一发出来最起码指令明确,大大降低误解的概率。但这样的通知只能算是合格型信息,作为读者的我,看到此类信息,第一感觉就是带有任务性、强迫性,虽然开会无法避免,但将这种强制活动以文字的形式再告知大家,容易引发怨言。因此,一条通知,光是达到合格的标准还不够,还要思考将人文关怀落地,让小小的通知也有温度。

2.人文关怀

一条通知里的措辞,就暴露了发送通知者内在的价值观。上述这条“合格型”信息,更多的是任务性、强制性,于是容易引起大家的不情不愿。还有些通知,将“逾期不候”“后果自负”“不得缺席”这样带有更加强烈的字眼,看不到体贴关怀,看不到行政队伍应有的服务意识,而是权力主宰下的顺从和服从,折射出的是领导“官本位”的落后思想。

为了让通知体现对他人的尊重和关怀,我们可以有以下几个小窍门。在通知前做好通知类型的标签,比如,在发送开会、上交资料、天气预报等通知前加上【温馨提示】,在学校下达的紧急任务前加上【紧急通知】,与大家切身利益相关的通知前加上【重要通知】,这样接收者就容易区分信息的类型,将强制性的任务以提醒的方式告知,态度委婉,还有在假期的通知里或临近放假时的通知上送上祝福,例如,“在这里提前给大家拜个早年,祝大家新年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工作顺利”“祝大家过个安全又有意义的暑假”,如果是任务性的信息,在最后加上“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或“谢谢大家的理解”,传递我们服务的态度和善意,收获他人的理解和支持。

3.反馈及时

通知发送出去,不代表大家就接收到信息,哪怕看到了信息,也不代表会去执行。常见的误区是,有些人接收不到信息,是因为没有在群上看到,于是我们的惯性思维就是,多发几次,总会看到。于是,一条开会的信息,同一时间在钉钉群、学校大群、级部小群、QQ群发,对于已经看到信息的人来说,简直是一场“信息垃圾”的“”轮番轰炸”。

钉钉是个办公的软件,在群里发送通知,可以显示未读和已读,对于长时间未读的人,用@或者电话、微信等方式私下提醒,确保全员接收。反馈的好处在于使双方同频互动,避免产生“我发了,你没看到,那是你的事”,最后互相抱怨的结果。

用“收到回复”的方式,只能适用于群里人数较少的情况。例如,一个家长微信群里几十位家长,每个人都回复“收到谢谢老师”,不仅覆盖了重要信息,还给群里的家长造成骚扰。

4.自行检查

在发送通知时,有时候因为时间关系遗漏字眼,造成大家对信息的困惑。比如,“我们学校数学的平均分是XX,语文的平均分是XX,两科都XX(学校)超一分,后面还有个放烟花的表情”,这个消息发出来,可把我们老师给愣住了,究竟是我们的平均分比XX(学校)高,还是XX(学校)比我们高?如果是XX(学校)高,为何会有放鞭炮的表情?其实这样的错误完全可以避免,只要在发送前自己先读一次,确保语句通顺,无错漏字词即可。所以,通知发送前,别着急,先检查,养成习惯,减少错误。

5.整理保存

发的通知多了,来来去去无非那么几种类型,看到有好的模板赶紧复制保存下来,今后需要用到时稍加改动,大大减少重复性劳动。

发送通知时还要注意时间,夜深人静休息时,若非紧急情况就不打扰大家休息,这算是基本的常识之一了。一条通知背后,折射的是发送者的修养和为他人着想的体贴,所谓小事不小,大抵就是如此。

相关文章

  • 发通知也是一门学问

    今早阅读魏智渊老师《高手教师》中《怎样正确发出一条通知》这篇文章,带给了我些许思考。发通知是件小事,但小事不小,如...

  • 壬寅季冬里的散词漫绪·吆喝

    吆喝 是一门艺术 也是一门学问… ...

  • 买书也是一门学问

    本文是根据“与君成悦写作精进班”的第一讲《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目,让你告别购书迷茫》的微课内容整理。 听完成悦老师...

  • 犯错,也是一门学问

    你犯过大错吗? 坦白说,对这个问题的思考让我感觉不太舒服。这份不舒服不是因为我意识到自己犯过什么大错,而是我脑子开...

  • 点菜也是一门学问

    蔡源凯 栏边学思录 文艺型创业者 大学生成长陪伴者 如果说这世上有什么方式,可以一眼看穿一个人的情商高低,我觉得就...

  • 说话也是一门学问

    中国语言学家王了一曾经说过:“说话是最容易的事,也是最难的事。最容易,因为三岁的小孩也会说话;最难,因为最擅长辞令...

  • 聊天也是一门学问

    很多妈妈抱怨,孩子越长越大,跟家人说话却越来越少。有时候大人问一句“今天过得怎么样?”得到的答案往往是“还行、挺好...

  • 放弃也是一门学问

    没有昨晚和debbi(一位英国女画家)的两个半小时的促膝长谈,我仍然在准备法语b2考试中挣扎,没法打破那个“似近非...

  • 装傻也是一门学问

    所有的遇见都是一种缘分,有的缘分是上天的冥冥注定,而有的缘分则突如其来,让你猝不及防,像丈二和尚一样摸不着头脑。 ...

  • 认真也是一门学问

    古往今来,有过多少关于求真知,识大道的故事,从“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发通知也是一门学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nglm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