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决问题五步骤:
第一步:澄清问题
洞察事情的本质,减少无效努力
第二步:分析问题(对问题进行整理、收集情报)
把一个大而复杂的问题拆解成一个个的小问题,确定影响这个问题的因素
第三步:提出假设
针对分析出的很多小问题,通过假设找到最关键的那一个或那几个
第四步:验证假设
验证上一步的假设是否正确,并且确定这个假设是不是问题的关键
第五步:提出解决方案(思考解决办法、实行解决方案)
根据找到的关键问题来确定解决方案
二、解决问题的三个误区
误区一:遇到问题马上去解决,根本不去思考和澄清真正的问题
如何破解:澄清问题,找到本质
误区二:缺乏体系化的方法,每个问题都是重新开始/只按照自己的经验来处理
如何破解:分析问题,善用模型
误区三:带着对问题的主观偏见
如何破解:提出并验证假设,突破思维定式
三、解决问题的执行方法
1. 澄清问题:
1)如何澄清问题、找到本质:
理解偏差 vs 隐藏偏差
【澄清理解偏差】:通过提问,搞清楚关键词的概念、定义
-
针对问题中关键词的含义进行提问(特别是一些形容词、主观词)
——这个词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背后的事实?
——所说的内容包含哪些? -
针对解决这个问题的具体要素提问
针对目的:你做这件事的出发点是什么?想要达到什么目的?
针对相关方:这件事情需要考虑哪些相关人员?和什么样的人有关系?
针对背景:这件事的背景是什么?
针对时间:你需要在什么时候做这件事?什么时候要结果?
针对可用资源:你有哪些资源呢?有没有什么可利用的资源给我呢?
针对效果:你对这件事情的结果的期望如何?
——存在理解偏差的原因是信息不一致
——所以,解决理解偏差的重心是通过提问,将信息拉到同一层面
【澄清隐藏偏差】:判断对方是否隐瞒了真实意图,并挖掘对方的真实诉求
根据Simon Fisher提出的冲突层模型:他认为我们声称的问题其实只是最表层的,背后存在隐藏的原因,以及内心真正的需求

如何解决隐藏偏差:
1)对方真正的需求是什么?
2)对方的需求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实现?
3)我可以怎么帮助对方实现?
澄清问题需要注意的要点:
- 要澄理解偏差时,可按照自己的理解,换种方式向对方复述问题,确认双反理解一致
- 当对方理解真实需求时,在帮助对方实现真正需求的同事,要注意保留对方自尊
2. 分析问题
1)分析商业问题——利用模型解决商业问题
待补充...
2)分析个人问题——利用模型解决个人问题
【1】行为分析模型:
【知】:解释系统,指对方是否清楚自己要做什么,相应要求和任务重点
【能】:能力系统,指对方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来完成
【愿】:动力系统,指对方是否有意愿去做
【2】激励模型:分析他人的行动意愿,从而激发他人开始行动
-
内部激励三要素:
【自主】:对事情有掌控感和主动性
【胜任】:能力与事情的匹配度程度(包括时间、个人能力、人对人手的匹配等)
【归属】:是否得到安全感与被认可的感觉 -
外部激励四要素
【理想】:有职业认同感,价值观匹配
【奖惩】:合理的奖惩制度
【榜样】:有合适的标杆,优秀的员工作为榜样
【氛围】:具有良好的文化环境氛围,营造积极融洽的环境
【3】3C模型:
Capability(能力):是否有足够的能力为客户服务,产品是否足够好
Compatibility(匹配):产品或服务能否匹配客户的需求
Confidence(信心):能否让客户相信,用了你的产品和服务能带来好的结果
3)分析问题时常见误区:
误区一:问题分析不够透彻
- 怎么解决:只需将问题分析到可解决的程度
误区二:容易脱离本身,分析无关的问题
- 怎么解决:及时提醒自己并做调整,去关注问题本身
3. 提出假设:
善于提出假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比前面的分析问题能力更重要(提出假设往往需要在这个领域内有相应的知识,对这个问题有基于经验和常识性的判断)
如何提出假设:
1)关注差异
2)访谈当事人
3)做问卷调查
4)求助专家
4. 如何验证假设
1)历史对标:对比同期过往的历史数据来进行判定
2)横向对标:对比其他要素的情况,据此来确定假设是否正确
3)外部对标:对比外部其他要素的情况,据此来确定假设是否正确
在验证假设阶段如何保持可观?
——做出这个判断,我的依据是什么,是直觉还是数据
——我验证的这个假设,是不是仅仅因为它们更容易被证明
——这些假设是否全面涵盖了问题,还有哪些因素需要被纳入
5. 如何确定解决方案
1)只有一种解决方案:根据验证过的假设,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2)有多种解决方案:可以使用打分进行筛选,在打分表里,横向列出影响决策的因素和各自权重
6. 能力总结:
澄清问题阶段——沟通能力
分析问题阶段——结构化思维能力
提出并验证假设阶段——批判思维的能力
确定解决方案阶段——创新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