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和思考
逃不过孤独,那就正视它

逃不过孤独,那就正视它

作者: 吴辽杂谈 | 来源:发表于2020-03-26 10:50 被阅读0次

林语堂说,人间繁华多笑语,惟我空余两鬓风。

朱自清在《荷塘月色》里说,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看来孤独是生命的常态,谁过逃不过,连一向洒脱的苏轼也经常要一个人独自面对孤独。

临江仙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苏轼和友人开怀畅饮,这一喝就到了半夜。期间是醒了又醉,醉了又醒,期间行酒令是玩了许多。喝酒讲究行酒令,一是文雅,二是热闹。最后归来也不知时间,依稀听着打更的声音,可能是三更天了。三更天也就是夜里十二点左右,在古人日落而息的生活规律里,此时绝大多数人都是进入梦乡的。

苏轼到家敲门没人回应,敲门声打破夜里的宁静。敲门声落,四处寂静,只有些虫鸣犬吠,隔着门都能听到家僮的鼾声。

苏轼回到家却吃了个闭门羹,若是平常一个醉汉吃了个闭门羹,定是能把门板敲破的,他却没有。夜风轻柔,苏轼酒也醒了许多。热闹过后,留下的是深深的孤独。

现代人常说,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而在古人诗歌的意象里,一个人听江涛声,听风雨声,听远山的钟声,能格外地催发人的忧思,孤独感也难以遣怀。

朱自清在夜半时,一人在荷塘边独行,思绪万千。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叔本华也说:“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只有享受孤独的时候,他的心才是自由的”。“倚杖听江声”,苏轼此时发现,孤独时正是检视自己的最好时候。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人生在世,总有许多身不由己。苏轼已经被贬黄州三年,前路不知何在。是全然不顾,不思前途,还是要战战兢兢,搏那一丝机会?苏轼习读过大量道家、佛家和儒家的经典,自是知道庄周说的“汝身非汝有也……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但何人真能如此洒脱。陶渊明也曾叹到,“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感叹和反问,是哲理的思考,也是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人生困惑与感伤。

从孤独中走向人生的反思,从反思中找到自己的出路。既然自己无法掌握命运,那就把握当下吧。

 “夜阑风静縠纹平”,夜风慢慢静下来,江面上波浪也平了。苏轼并没有深深地在孤独悲伤中无法自拔,也没有在人生哲理的反思中迷失自我。如此静谧美好的大自然深深陶醉了苏轼,也让他从悲伤中走出来。兴致即起,不由唱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喜欢苏轼的词,因为他的词里多是感而不伤,苦而无痛,总能给人一种向上的力量。苏轼在孤独中能看清真实的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当我们逃不过孤独,那就正视它,并且利用它。在孤独中思考,在孤独中成长。

相关文章

  • 逃不过孤独,那就正视它

    林语堂说,人间繁华多笑语,惟我空余两鬓风。 朱自清在《荷塘月色》里说,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看来孤独是生命...

  • 怕孤独 那就战胜它

    孤独感,是每个人都有的,随着年龄的不同,孤独的层级也不同。 小时候,因为害怕孤独,而对亲戚家表哥离别而痛心不已,那...

  • 正视它

    人生中,我们不能只做努力成功的准备,同时我们还应该培养应对和化解挫折和苦难的能力。古人云:“人生之事,不如...

  • 正视它

    无论怎样,我已经选择了最难的路 虽不像汪国真那样,敢于大胆地写下这样的诗句: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但...

  • 直面它,正视它

    不要回避和抗拒那些不顺的、焦躁的东西。只需要正视这一切。这些都是必然的。人活着,就得身在其中。 很多时候,我们更愿...

  • 正视孤独

    人都害怕孤独,为了合群而抹去自己的个性。 因为害怕孤独,失去了个性,成全了共性。 日复一日的,哪一天,清醒了,发现...

  • 正视孤独

    不知在什么时候起,我们开始能抓住一种身若泥潭般情绪,他们称之为孤独。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人都是群居动物,大到...

  • 谈钱伤感情

    当我开始正视自己,正视股市,正视自己对股市的态度,我突然发现,自己既然毅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该接受孤独,甚至忍受孤独...

  • 随笔

    人生难得是孤独,在孤独中正视自己,在孤独中慈悲。

  • 自卑,正视它!

    重点来了,如何看待自卑。正视它。 1. 别害怕,自卑的情绪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再优秀的人在某一个细分领域也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逃不过孤独,那就正视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qvqu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