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不可分,坚持目标不放松。
欢迎来到箜的世界。
今天分享的是《妈妈的悔过书》之培养孩子潜能的教练式辅导:让孩子自己选择。
前面分享了许多关于脑的内容,而教练式辅导是协助孩子活化额叶的好方法。教练式辅导的核心三要素为“自己选择、支持性的回馈、成就感”。
教练式辅导的基本哲学就是相信孩子具有各自不同的潜力,相信孩子同时也将选择权交与孩子,让他们自己选择,这么一来孩子就能培养出自信。
无论我们用多么柔和平稳的声音对孩子说“吃完饭去念书吧”“我们出去运动吧”“写作业吧”,那都是唠叨而不是教练式辅导。即使孩子想要念书、运动、写作业,听到这些话的瞬间,就什么都不想做了。因为人类有选择的本能,因此,与其单方面要孩子做什么,不如问问他们:“吃完饭想做什么?”
作者举了个她跟学生的例子,她弄了些文具作为奖励,现代的学生们对于这些并不“珍惜”,乱放乱扔地板上都是有的,她就会很生气,训斥学生“怎么可以把老师给的礼物就乱扔呢?”并询问是谁扔的,一早上就是这样骂人形成的恐怖氛围,孩子们脑部状态估计都在爬虫类脑,这种状态上课,即便听了也无法理解吧!
后来她把文具换成了孩子们爱吃的零食,五颜六色的水果软糖、果汁糖、巧克力、QQ糖、毛毛虫软糖等。她把孩子们叫来领奖,但由她挑选,有的孩子会问,“老师,我可以拿其他的吗?”
你们猜这个已经学了脑部论述重要性的老师会说什么呢?是“好啊,你挑你想要的吧!”还是:“给什么你就拿什么,老师给你就要心怀感激收下,哪来这么多话?”
她是说的第二种,所以温顺的孩子就乖乖收下走了,可是偶尔还是会有胆子比较大的勇敢孩子,收奖品的时候勇敢表达自己的意见:“老师请给我别的,我最讨厌这个了。”
她会直接说,“你没资格拿,拿回来。”然后孩子的奖品拿回来。
回到座位的孩子可能会想:“哼,真是小气,我要回家叫妈妈买一大盒给我吃。”
生气后变成爬虫类脑的孩子,不可能专心上课,坐在椅子上,思绪到处飘,老师还看不顺眼,观察一会儿后便要孩子站起来回答问题。
突然被点名的孩子当然回答不了,不过偶尔还是会有孩子能答对,这反而会让老师更生气,心里想:“等着瞧,这堂课一定不会让你好过。”
而面对大部分回答不出来的孩子,她会用鄙视的态度对他说:
“我就知道会这样,其他人都很认真听,你在干什么?”接着再次威胁,“一会儿还会再点你,给我认真听!”
这样的话对孩子会造成多大的伤害呢?
而如果让孩子自己选择奖品,有什么好处呢?
其实挑选物品时,人不只是挑选而已,在一瞬间看过所有的物品后,这个是甜的、那个好酸、那个是便宜货、这个比较贵……在短短的时间内,他们得在脑中完成无数的情报处理,他们得学会分析、思考。所以“让孩子自己选择”非常重要!
想吃什么、想做什么、想穿什么、想去哪里、想买什么,这所有的事物,应该从小开始就给予孩子选择的机会。
好啦,就到这里啦,明天继续!
作者:箜
若是同频伙伴,欢迎留言交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