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正在热播的《小舍得》再一次引发了大众的讨论,每一个家庭都能在剧中的人物里找到自己的影子。作为中国教育四重奏《小痛喜》《小舍得》《小别离》《小欢喜》(后面3部已改编为电视剧),不仅仅是中国教育的缩影,也是中国家庭的缩影。
妈妈成为教育的主力军、爸爸在家庭教育中的逐渐缺位已是常态,正如书名《消失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和失控的孩子》所描述的一般,不知仅这一个名字就戳中了多少中国父母、中国夫妻、中国家庭的痛点。
这是美国家庭治疗领域知名的心理学教授迈克尔·P. 尼科尔斯所写的一本家庭关系图景书籍,作为一流的家庭心理治疗师,拥有40多年的教学、从业经验。他经常在全美各地及其他国家发表学术演讲,传授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与心理问题解决之道。

《消失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和失控的孩子》这本书以尼克尔斯医生的诊疗日志为基础,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生动的家庭生活图景。作者以生动的语言和娴熟的叙述手法,对家庭生活的各个发展阶段进行了呈现,对于家庭中不同关系类型对家庭成员的影响,作者也在全书以单独的章节逐个描述。
这不仅是一本家庭生活图景、家庭关系图景的书籍,也不只是简单地对现状的描述,更是一本分析全面、描述详尽、具有很强实用性的家庭治疗书籍。通过作者提出的家庭治疗步骤,让父亲回归家庭教育,让母亲不再焦虑不已,让孩子能够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这些都能变为现实。
2019年一部《小欢喜》让陶虹再次回到了大众的视野中,精湛的演技、强大的台词功底,将自己所饰演的金牌物理老师、控制欲极强的单亲妈妈宋倩这一角色刻画得入木三分、诠释得淋漓尽致。

很多人都在猜测难道生活中的陶虹和剧中的宋倩一样,是一位控制欲极强的妈妈?非也非也。36岁那年成为母亲的她放下了所有的工作,全身心地陪伴女儿成长,成为了一位全面多能、温柔可亲的母亲。
而最难得的是,在外界一直看来她是牺牲了自己的一切去成全了家庭。毕竟作为国内首位拿遍电视剧、电影六项大奖——金鸡、百花、华表、金鹰、飞天和白玉兰的女演员来讲,她明明拥有更好的前景,名利双收对她而言实属易事。但她却从来不这样看待,她从不认为这是牺牲,也从未以此去要求徐峥。
在一次访谈节目中,主持人问陶虹:“你跟徐峥养孩子方面有冲突吗?就是一般妈妈觉得我承担特别多,所以这孩子是我的,我要按照我的样子、想法去养这个孩子,爸爸就越来越少发言权。”

原以为他们的家庭也会和大多数的中国家庭一样,不曾想陶虹的回答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明理通透的女性模样。她说:“那倒不会,我得承认孩子姓徐啊。爸爸出现的时候,要懂得往后撤嘛。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充分地享受他们的父女关系。”
虽然在养育孩子的事上他们无时无刻有分歧,但是在陶虹看来有分歧是好事儿,说明他是真正地参与到育儿的这件事情中来。而这也是生活本来的模样。
即便徐峥并不像大多数的所谓的“运动型”父亲,也就是陪孩子骑自行车、跑步、玩滑板等,但陶虹从来不会去要求他。在她看来,和谐的亲子关系不是要求出来的,而是自然的情感流露与高质量的陪伴所衍生而出的。
正如本书的作者所言,置身事外的父亲其实是一位父亲的被孤立的状态,它主要表现为三个层面:一元层面——父亲的个性;二元层面——夫妻间互动;三元层面——母亲与孩子们的联系以及父亲与工作的联系。

而陶虹对徐峥的从不要求,能够正确地看待与徐峥之间的育儿分歧以及懂得给父女相处留有空间的做法,便是对作者所说的二元层面和三元层面的最好的诠释。
有人说家庭是一片树林,可以为我们遮挡风雨;也有人说家庭是一座港湾,可以让我们停靠喘息;而在我看来家庭是爱的沃土滋养着我们茁壮成长,父母之间高标准的爱与尊重是给孩子最好的人生礼物。家庭功能的健全,父母双方都能参与到育儿的过程中是对孩子最好的爱的给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