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有一个周末我从学校回家,下了公交车后,已是暮色四合。从公路通往村子的路有1.5公里长,此刻已经没什么人了。
不过我并不害怕,路是笔直的,一直通到村口,两旁都是开阔的田野。读初中的时候我每天都要骑车在这条路上来回。
我拽了拽书包带子,正要举步往前走去,一辆黑色的轿车在我身边停了下来。
司机摇下车窗问我:“小姑娘,你是那个村子里的吗?”
“是啊!”我以为他要问路,就热情回答。
这条路上常常会有人停下来问路。
他说:“上来吧!我带你下去。”
我一听,可高兴了,赶紧打开车门就上去了。这么晚了,我一点也不想步行半小时到家。
司机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身材瘦削,衣着整洁。
他说:“我是你们村黄镇长的司机,是来接他的。”
“黄镇长啊?我认识!他以前经常从我家门前经过的。”
黄镇长是我们村里人,在隔壁镇当镇长。以前他每天骑着自行车上下班,现在都坐上小车了。
车子在我家门口停下来,我下车跟他道谢。回转身来,我发现我妈和隔壁邻居都停下来愣愣地看着我。当时正值农忙之际,人都在屋外忙碌着。
大家都很好奇,问我,是谁送我回来的?
不能怪他们,那时候的小车还不常见。
我笑着解释说,是黄镇长的司机顺路把我带下来的。
我妈把我领回家,一边给我张罗晚饭,一边絮絮叨叨地告诫我:
“你说你,怎么能随便坐陌生人的车呢?万一是坏人呢?把你带跑了怎么办?”
“不会啊!我是看着他开车往村子里来才会上去的。”我一边吃饭一边不以为然。难道我很傻吗?基本的辨别能力还是有的吧。
我妈急了:“你就是太天真了,万一人家是看见你下来才跟着下来的呢?”
人家好心带了我一程,我们却在背后怀疑他,我心里觉得挺不是滋味的。
我看看自己的土肥圆身材,真的,老妈你想多了。人贩子才不会拐我这样的呢!
大人总是喜欢瞎操心。记得我出去住校之前,还在叛逆期,是我妈的眼中钉,每天各种看我不顺眼,逮着机会就要骂几句。这才几天不见,忽然就变成她手心里的宝了。我上学她要送,担心我不会铺床不会挂蚊帐;我回家她恨不得来接,担心我迷路;我要骑车去学校她坚决阻拦,觉得不安全。骑自行车不过四十分钟的路,在她的想象中无比的艰难险阻,好像我骑车出去就会回不来一样。
她告诉我:害人之心不可有 ,防人之心不可无!出门在外,要时刻多留一个心眼;不要交浅言深,随便跟陌生人透露自己的底细;少说多听;不能随便吃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跟别人走……
每次我都左耳进右耳出,嘴里嗷嗷地应着,却一点没有放在心上。
直到近年来,各种伤害案频出(江歌案、章莹颖案等),我才发现她说的都是有道理的。
话又说回来,如果人和人之间在接触之初就时刻保持着戒心,那么人和人之间的基本信任该怎么产生?大家还能愉快地相处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