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什么样的女生堪称女神呢?
脸蛋身材和气质……
No no,这些都只是美女,顶多视气场而决定是否要加上一个“大”字。
真正的女神,未必光芒万丈,但是从容不迫,波澜不惊,
比如妮可·基德曼。
都说巴黎时装界打一个喷嚏,全球的女人们都要感一次冒,而妮可·基德曼偏不,她从不盲目追赶潮流,不去研究所谓的“吸睛热点”,只是找到自己的风格,并诠释这种风格,被誉为红毯上“永远不会穿错衣服的女人”,而她性感而不失典雅的风韵,被多少人私藏为心中的女神。
既不媚俗,也不刻意特立独行,不慌不忙成为自己的样子,女神的样子。
丁丁张在《世界与你无关》中说:你好或者不好,关乎望过来的人和眼,那评价来自他的世界,你只需完成你确认的自己。
简单来说,你敢不敢只是遵从内心的节奏,不带这个世界玩了?
二
不带这个世界玩了,听起来很酷,做起来很难。
每个自媒体都无法回避一件事,那便是追热点。
喜欢扎堆儿起哄一起咂摸一件事儿是互联网时代自媒体受众的特点,吃瓜群众也好,愤青也好,水军也好,哪里有热点,哪里就有人气儿,有人气儿的地方才容易产生影响力,而对媒体来说,影响力就是一切。
比赛尚未结束,关于胜负的两组海报早已做好;三百六十五天里连节日带节气通通提前一周设置闹铃提示,以免错过时令热点;最怕周末某狗仔爆料,意味着没有商量的加班加点。
追热点的直接好处是迅速飙升的阅读量和转发量,每一次热点事件都是充钻10万+不容错过的好时机。爆款文章的商业价值不必多说,当数字直接与利润挂钩时,热点事件自然是炙手可热的金娃娃。既然能够决定KPI的是数据而不是深度,放着新鲜热乎的话题,谁敢不接嘴呢?
只是这样的节奏下,内容何去何从?
每一篇爆款文章都言之凿凿似曾相识,读起来像一个人写的,因为早有大V总结出了爆款文章的套路;每一个热点事件提炼出的观点都所见略同,因为急于迎合,所以刷了屏的双宋结婚说来说去不外乎势均力敌的爱情;追热点的要诀是抢滩登陆,所以来不及广泛查找资料,手头现成的材料顺手拿来填空便是,一个“希区柯克式谋杀”的例子,在保姆纵火事件中用过,在王者荣耀被禁事件中用过,同样如击鼓传花一样出现在各路文章中的还有“巨婴”的概念,武志红老师用一本书说的那几段话,在千百个事件中被反复佐证……
一篇没有内容的文章却十分有价值,这算不算经济学上所说的泡沫呢?
泡沫总要破,有意义的东西才会走得长久。
三
在简书上码字第三天了,我一直在考虑该选择一个什么样的主题写下去呢?
这世界够吵吵了,即便是在台下没有人注意的角落小声发言,也还是尽量避免瞎起哄吧。
既没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历万端事,也没有见过多少大千世界的奇葩众生,我似乎写不出多么精辟的见解,或者讲出多么精巧的故事。那么,便推荐书籍吧。
书店里琳琅满目,而时间宝贵,如果有人筛选出有意思的书,诚心诚意推荐出来,我想这是一件有点意义的事儿。
我会像个产品经理那样对待每一篇文章,像写软文那样推荐每一本我认为有意思的书。
希望这是一件可以持久的事儿。
标题党自白:
从女生到女神最关键的那一步,
其实我觉得是“上天”。
嗯,非要当女神的女生,你咋不上天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