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自卑吗?
自卑就一定不好吗?
有自卑感的人也许并非少数,即便事业有成、颇有名气的诸如陈坤、姚晨、赵丽颖等优秀的演员,也有各异的自卑情绪。
自卑这种灰色的感觉也许来自相貌,也许来自家庭、家境,也许来自别人的玩笑甚至欺侮,它从产生之初就没能消退,甚至会伴随我们一生。
但请想一想:如果没有外在因素的主动、被动比较,如果不是我们内心的敏感以及在意,自卑从何产生呢?
自卑是一种竞争。
我们会在意别人的看法,这十分正常,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身处在这样的一个社会,这里有许多无法消除的不公平,也有许多犀利刺人的目光在从头到脚审视着我们。
可是,我们能在意得过来吗?或者说,我们难道是活给别人看的吗?
那谁来活给我们自己看呢?
甚至遇见喜欢的人,我们的自卑感好像又总会袭来。这种情节甚至可以在当代的文艺作品中可以找到共鸣。在话剧《惊梦》中,自卑的女主人公海伦娜在王后的激励下拾起想要追求所爱之人的勇气,她一遍遍重复“我可以,我可以!”但就在下一秒,灯光变得昏暗,她的手顺着栏杆滑落,无力地蹲下身子,“不,我不行……”她说。
而电影《芳华》里,何小萍不也因自卑陷入在痛苦与折磨之中吗?
但是所谓好的,值得的爱情,通常是我们自身的气质在吸引着另一个灵魂 。此时,相貌或其他外在因素并非我们牵住对方心弦的筹码。
这个筹码可以是你的性格、能力,可以是你的声音,可以是任何你身上独有的东西。
这是你的气质。
真正的爱不需要比,也不用比,更不用自卑。
虽然有时自卑让我们感觉丧和卑微,但它也不一定是不好的。我们也许不能简单地通过某些事例来证明谁谁谁因为自卑而获得成功,但我们也许可以通过矛盾的理论来这么推测:
自卑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它可以激发我们去认识自我,发掘潜力,追求卓越,实现自我,简单来说,就是成为更好的自己。
如果自卑感无法消除,那么我们就尽可能让它对自己的影响小一些。既然好的比不过来,或许我们可以比差一些的来产生优越感,让它与内心的自卑感制衡,从而减少我们的消极情绪。
老子教导我们,“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每个人都是大自然独一无二的创造物,所以每个人都不必自卑,我们不需要用别人的瞧不起来惩罚自己。
但即使真的自卑了,也无需自艾自怜,这是正常的情绪。行为主义告诉我们,适度地“装作自信的样子”,然后你就可以在一段时间内真的不再感到自卑。
人活一辈子,最重要的是开心。想就去做,累了就睡,饿了就吃,不要害怕别人的眼光或质疑,也不要让自卑蒙蔽了自己的双眼,要永远向往自由和美好的生活。
我们也许一生,都在学着悦纳不完美的自己。
所以朋友,也许此时正在经历自卑的你,请成为一个能随时能开怀大笑的“自卑者”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