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号,苹果推送了ios11.3的更新,终于带来了迟到已久的公交卡功能。上百款安卓机已经玩烂的功能,在苹果机上出现,引发大量热议,不得不承认,苹果的号召力还是很强。但就上海地铁来说,有一个问题,才发布三个多月的二维码进站服务,至今还没大肆普及,就已经要寿终正寝了?
说说我对二维码服务的看法。
从本质上来看,二维码实际上就是一种信息的编码方式,通过图像识别技术来识别其中的信息。
每个技术,都有其适用场景,二维码最适合的使用场景其实是不同设备间的一种认证,把二维码当成名片那样去使用。具体的使用场景就是微信加好友,只需打开摄像头,扫下对方的二维码,就可以了。还有就是去餐馆,扫个码自己点菜,并且你扫的码对应你的座位,菜直接会上到你的面前,这其实也体现一种“名片”的作用,每个座位一张名片。
NFC其实就是一种近场通讯技术,和我们各种卡片里面的芯片本质上是一样的。设想一个具体的NFC使用场景,掏出手机,放到有NFC技术的设备上,然后手机自动启动这个服务对应的app,完成身份识别和使用服务必要的信息。
使用NFC技术需要对应的app+双方设备都支持NFC。
NFC技术也可以当作一种身份认证,这一点和二维码是类似的。NFC可以主动识别需要的服务,自动启动相应的app(需要系统层面的支持)。从自动化的程度来说,是高于二维码的。又因为其是系统级的调用(ios),所以安全性上是很高的。
结论
有NFC作为认证的情境下,不管是安全性还是便捷性上都比二维码有优势,但前提是双方都要有NFC芯片,并且手机里要有对应的app,如公交卡和支付场景。
当不事宜装NFC芯片并且也没有手机上对应的app来提供服务时,二维码也能解燃眉之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