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是值得纪念的一天。晚间,贾老师在群里发了《语文教学通讯》第三期的目录,并恭喜我和另外一位老师的文章都发表了。看到的时候,已经有些迟了,许多老师表示祝贺。我好像在论文写作上又跨出了一小步,很小很小的一步。
每一次有德育类的文章或教学类的文章被录用,我都用“走了狗屎运”来形容自己,毕竟自己的份量我还是很清楚的。翻阅别人的文章,理论新颖或深刻,逻辑严密,具有可操作性,读了让人醍醐灌顶。而我的文章,有些生涩和浅显,也缺少理论的支撑,有时连语病都层出不穷,怀疑自己是个假语文老师!
文章当初不是为投稿写的,而是为参加市“教学评价与考试”写的。从网上搜了下历年的试题,从分值、题型、书目等表层内容入手,去剖析命题趋势,接着提出教学应对的策略,扬扬洒洒写了6000多个字。不幸的是,区级层面就被刷下来了……既然如此,我就随手一投,反正发发邮件而已。
记得收到邮件回复是在2月17日,由于手机QQ设置了消息不推送,等我看到邮件时,已经是晚上十点了。因为一周要修改好,随即,我就按照邮箱内容进行删改,将原来6000多字的文章压缩到了3000字以内。期间,又删改了两次,包括文章的取题也是摇摆不定,好的题目对一篇文章来说太重要了!
等了一个多星期没回复…两个星期也是没回复…直到今天公众号发布了这一期的目录才知道文章上了。蓦然回首,自己写第一篇论文的场景还历历在目,那时候我打的主意其实是“抄”!工作第二年,我打算交一篇文章去参加年底的论文评比,可又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情急之下,我向某要老师拿了ta曾经获奖的文章。拿到文章一头雾水,读了读,ta的文章是“写作”方向的。灵机一动,那我也写“写作”吧!
确定了“写什么”,接下来就要解决“怎么写”了!又苦恼了很久,索性就“抄”吧,反正“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不过,我不是原文大段大段的抄,而是把例子换一换,方法换一换,语言自己再组织下,再虚构些自以为很得意的内容。就这样,我记得也花了好几天,结果当然是“名落孙山”,自己也没多在意。回想那时的自己,真不踏实,也差点迈入深圳某名师的抄袭之路(注明本人不是名师,无名普通老师)!珍爱生命,远离抄袭!
想来已经是工作的第六年了,二级教师,无任何荣誉,班主任龄少的可怜,颠沛流离……洗洗睡了……
往事不堪回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