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其实一周前就看了,迟迟没有落笔,今天补上。
不再看电影简介、其他的各式影评,脑海中还留有什么呢?在一个文化快餐越来越多的年代,过一段时间的再思考,也许是有利于判断的。
经过时间沉淀,对《西虹市首富》,我敲字时的印象有两个,一是笑点不断,二是辩证严肃的金钱与人性思考。
一个三流,不,估计连三流都谈不上的非知名“足球运动员”,在俄罗斯世界杯刚结束、C罗等高龄球员刚秀玩球技与肌肉的档口,突然冒出来,用自己的肥臀、胖身材守门、扑球,这本身就是在为后来的剧情大反转作铺垫的,也开启了笑点不断的旅途。
小人物到大富豪的巨大落差,与大多数人心目中的暴富梦想相匹配,很快调动人们的观影兴趣。兴趣来了,看电影就进入状态了。
总体上不错,整个观影过程中电影院此起彼伏的笑声、不到半月超过20亿人民币的高票房,这些消费者的“用脚投票”,为电影打了分,尽管依然褒贬不一。
想开心地笑一笑,去看,应该可以达到目的。
但当时笑了之后,现在去想,会发现这部电影是有深刻思考的,具体而言就是对“金钱与人性”的思考。
第一关,让王多鱼(沈腾饰)拿二十万人民币在守门时“放水”,考验人性中的职业观、职业精神。
金钱能否买走你的职业底线?
第二关,让软脚虾米王多鱼在一个月内花完10亿人民币,一分不能多、一分不能少,很多人也许关心的是花钱的技术,我当时也是。但现在想来,考验的还是人性。要知道很多人一夜暴富后,是脑子发热的。脑子发热的结果,就是缺乏大局观,大局观反映的则是一个人的认知水准。
10个亿足以令很多人失去方向、忘记对赌协议了。由门可罗雀到人来人往、奉承拍马者不绝,由一无所有到10亿元随便花而且随便干又赚回10多亿,这种人生际遇“过山车”效应,人性定力稍微差点的,还真是顶不住,会迷茫、疯狂、忘乎所以的。
金钱是否能买走你的灵魂?
第三关,让把20个亿刚刚成功花出去的王多鱼,拿出1000万去救自己的财务总监。得到1000万最快的途径就是放弃300亿的继承权,拿走1000万现金,要救人,要在短时间内救人,这是电影中唯一的路子了。假使你遇到这种抉择,会如何?
金钱能够买走你心中挚爱吗?
在这个为了1000万、1个亿就可能发生各种争执的年代,这可能就是电影想表达的“时代拷问”。“金融资本主义+全球化+互联网”的时代,用艺术手法反思人性,于戏谑中拷问严肃的时代话题,与美国科普作家蕾切尔《寂静的春天》对工业化时代环境污染的拷问,有异曲同工之妙。
也许每个人有自己的答案与做法,但这种思考个人觉得是有价值的,多少有些老庄之“人役物,而非物役人”“重名利,难免为名利所累”等道家思想的味道。
不过,我并不喜欢其中隐含的貌似弘扬“gay文化”大逻辑,王多鱼的二爷是Gay,很有钱、没后代,然后只能把财富传承给王多鱼。尽管这也是一种对人性中“性倾向与生育欲望”的另类拷问,不仅是同性恋人群,其实也包括那些忙于工作事业的“丁克家庭”。
各色人等,似乎谁都无法逃离“金钱与人性”的选择性考验。
如果能够兼顾,谁都想兼顾,问题是如果无法兼顾呢?
鱼与熊掌,你选哪一个?
(完结)
封面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