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写津梁
學文言筆記:讀寫技法(2)

學文言筆記:讀寫技法(2)

作者: 河滨散人 | 来源:发表于2019-06-15 01:29 被阅读118次

2,讀解之義

下面談一下讀。

(1)讀解之“讀”

“讀”的意義是多方面的。首先要明白,此地的“讀”絕不是看。我們平常講讀書,很多人拿著一本書在看叫讀書。而“讀”首要的意思就是指出聲讀,吟詠、吟誦。

我們知道,無論是先秦、魏晉乃至唐宋,對於古文都強調一個“氣”。我們如何理解、體會“氣”呢?就是通過讀來去感悟,通過出聲的吟誦、讀誦,來體會音節的高低緩急而感悟其氣脈、氣韻。而這種狀態,語言是無法具體地表述,需要自己實踐感悟。因此,體會古文之妙、理解古文之意以及掌握古文寫法,誦讀都是至關重要的!

“桐城派三祖”之一姚鼐講:“詩、古文各要從聲音證入,不知聲音,總爲門外漢耳。”“大抵學古文者必要放聲疾讀,又緩讀。至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終身作外行也。”“急讀以求其體勢,緩讀以求其神味。得彼之長,悟己之短,自有進也。”

曾國藩先生也講:“韓歐曾王之文,非高聲朗誦則不能得其雄偉之概,非密詠恬吟則不能探其深遠之韻。”以上皆是關於讀誦之用的精要之言!

因此,誦讀古文是理解、鑒賞、體悟古文的不二門徑。所以一定要重視讀誦古文,每天盡量要抽出來一定的時間來讀誦。韓愈的文章、蘇軾的文章,自己特別喜歡、會心的,隨時隨地都可以吟誦。

讀誦,有高聲讀,有低聲讀,有急讀,有緩讀……有各種變化。不能說讀誦,我就是一種聲音,就是一種腔調,這樣就太單一了。同一篇文章,可以高聲讀,可以低聲讀;可以去玩味,用各種語速、聲調去體會。在讀的過程當中,就能夠體悟、學習到無法言會的經驗。由誦讀古文培養語感,進入這種古文的語感,我們再提筆書寫,就能夠幫助我們寫好古文。

一些前賢寫古文之前,往往是先讀誦古文名篇,待進入狀態,然後再寫。這個方法大家可以效法。

相关文章

  • 學文言筆記:讀寫技法(2)

    2,讀解之義 下面談一下讀。 (1)讀解之“讀” “讀”的意義是多方面的。首先要明白,此地的“讀”絕不是看。我們平...

  • 學文言筆記:讀寫技法(1)

    文言的學習方法 文言的學習方法,也是八個字: “讀解、摹寫,博通經籍” 一、讀解 1,讀解次第 讀解古文從哪裡開始...

  • 學文言筆記:讀寫技法(3)

    (2)讀解之“解” 從古文的理解角度而言“解”—— 讀,也不僅僅是出聲讀,它還有深解其義的意思。 段玉裁先生講:“...

  • 學文言筆記:讀寫技法(5)

    (3)摹寫功用 由此可見,古今多有模仿,而模仿之用大矣。夫作文之道,初則貴於入古,始於熟讀、記誦。揚雄善賦,人問其...

  • 學文言筆記:讀寫技法(4)

    2、摹寫 (1)默寫爲基 書法、繪畫等學習最初往往都是由模仿開始,古文學習也是如此,應從摹寫名篇來入手。古今以來,...

  • 雜項---我為什麼要寫“黃帝內經”讀書筆記

    我為什麼要寫讀書筆記?我為什麼要用繁體字寫讀書筆記?我為什麼要先從“黃帝內經”讀書筆記開始? 當下,讀寫書筆記是奢...

  • 也说说母亲

    平日里喜歡讀讀寫寫,偶爾也會記一記讀書筆記,寫一寫生活感悟和心得什么的。然而,在我不多的文字中,卻很少提起我的父母...

  • 6/10生活日誌

    計劃1.閱讀完一本書《李敖回憶錄》,並寫下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 出生於哈爾濱,輾轉到北京,后又至上海,最後遷移...

  • 朤皛感悟(三)

    文/朤皛 (一) 不喜歡上課 不代表不愛學習 不喜歡做作業寫筆記 並不是不喜歡閱讀寫作 (二) 明知道會受傷還是會...

  • 筆墨讀書——讀通札記(504)

    讀中華點校本《卷四十九》,感:1、筆墨讀書。人言:不動筆墨不讀書;再言: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更有,孔子《論語》曰:學...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學文言筆記:讀寫技法(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djh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