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  第十二天

作者: 小岳1579 | 来源:发表于2017-08-01 23:20 被阅读0次
传习录  第十二天

先生认为朱子谓格物致知,乃是即物而穷理,在事物上下功夫,在外物上寻求事物的真理,先生认为心即理,理即心,两者无二,我们经常说做事要合情合情,即是合这个心理,但是这个理是心里清析分明的,而不是在做事的过程中,从事情上求出来的,事物只能求个法,即是方法办法,但物理还在心中,先生虽认为释家消极,我还是要拿佛学里的东西比喻,佛家说闻思修行,是要有次第的,先闻,再思,接着是修正,施行,这样才不会出现大的偏差。

先生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认为孩童时代,即有孝敬之心,有恻隐之心,认为人们心中的良知是本来俱足的,只是由于后天被一些世俗的东西蒙蔽住了,所以求心求理时,不假外求,而是向内求,外求的必然是似是而非的东西,人生短暂,外物是追求不完的。

想到了当今的大学,很多年前有一句口号叫“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因为这个思维定式,至今大学里面文科生远远少于理科生。基本上大学四年生涯,三年被分配在了理论学习上,只有一年的实习时间。而这三年理论学下来,用一个香港大学的老师的话叫“在学一份机器使用说明书”,不同的理科专业学了不同的机器说明书,这个老师的说法有点偏激,不过也点出了很多学校的情况,无论文理科生还是要多学人文课程, 不然一出大学就容易迷茫。

所以今天看到的情况是,现在这些年房地产炒这么火,有了房子,却依然没有心灵的栖息地。而让我们看到希望的是,从小学到大学,人文课程都也在向传统文化上回归,因为这是人心的归宿。

相关文章

  • 第十二天,传习录。

    1,王坚持心即理,不能把心和理分开,我们内心本来就存在着良知,王的格物致知是说把自己把自己的良知用到万事万物上,这...

  • 传习录第十二天

    心和理 朱子的所谓“格物”,就是“即物而穷理”。“即物穷理”,是从所有事物上寻求所谓的定理,是用自己的心在...

  • 传习录  第十二天

    先生认为朱子谓格物致知,乃是即物而穷理,在事物上下功夫,在外物上寻求事物的真理,先生认为心即理,理即心,两者无二,...

  • 传习录第十二天

    一个来访者,丈夫去世,苦守十年,衣服基本已淡色和黑颜色为主。这样的事情放在宋明清时代,定当是贞洁烈女,要树牌坊的。...

  • 《传习录》第十二天

    天下所有的学问,没有不实行就可以称为“学”的。可见,学从一开始就已经包含了行。“笃行”的“笃”,是实实在在的...

  • 读《传习录》第十二天

    今日,我读《传习录》之答顾东桥书第二天。 以求能其事而言谓之学,以求解其惑而言谓之问,以求通其...

  • 月读《传习录》第十二天

    学、问、思、辨、行都是学习的步骤,没有学而不行的。比如说学习孝顺,则必须服劳奉养,躬行孝道,这才能说他没白学。难道...

  • #30天专注橙长计划#R2-教资考试-Day12

    第十二天

  • 2018-11-28

    第十二天签到

  • 2017.4.1

    第十二天坚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习录  第十二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gws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