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古】天大建校122周年感怀

作者: 正谊明道 | 来源:发表于2017-10-04 12:16 被阅读0次
【七古】天大建校122周年感怀

甲午国殇始图强,储才兴学建北洋。

蔼蔼花堤英华盛,滔滔北运水流觞。

百年沧桑风雷荡,穷理振工薪火承。

改天换地展鹏翼,扶摇九霄唱大风。

(2017.10.03)

题注:

1.恰逢天津大学建校122周年前夕前往校招,见校容校貌,观校史校歌,感斯情斯景而作。

2.天津大学(TianjinUniversity),简称“天大”,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北方经济中心天津,其前身为北洋大学,始建于1895年10月2日,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开中国现代高等教育之先河,素以“实事求是”的校训、“严谨治学”的校风和“爱国奉献”的传统享誉海内外。1951年,北洋大学与河北工学院合并定名为“天津大学”,沿用至今。

3.甲午战败,举国图强,洋务运动实业派代表人物盛宣怀意识到:“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1892年盛宣怀上任津海关道后,开始筹备办学。1895年10月2日,光绪皇帝御笔钦准,成立天津北洋西学学堂,盛宣怀任首任督办,校址在天津北运河畔大营门博文书院旧址。1896年北洋西学学堂正式更名为北洋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命名为“大学堂”的高等学校。

1899年,天津北洋大学堂的第一届学员毕业。1900年元月,学堂颁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张大学文凭。由于成绩最优,香港学员王宠惠成为“钦字第壹号”文凭获得者。

北洋大学堂按照美国近代模式办学,全面引进西方教育模式,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设立头等学堂(大学本科)、二等学堂(预科),学制各为四年。头等学堂设专门学(即科系)四门:工程学、矿务学、机器学、律例学,1897年学堂增设铁路专科,1898年又设铁路学堂,上述学门皆为当时中国社会所急需,体现了北洋大学“兴学救国”的创办宗旨。

4.1912年1月北洋大学堂改名为北洋大学校,直属教育部,1913年又改称国立北洋大学,至1928年更名为国立北平大学第二工学院。不久大学区制废止,北洋大学暂称“国立北洋工学院”。北洋工学院于1933年开始成立研究所,1934年,其组织章程经教育部核准,1935年初,开始招收研究生,首届研究生于1937年“七·七”事变前毕业,并授予硕士学位。

5.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7月30日,天津沦陷。9月10日,教育部下令“以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院校为基干,设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3月,西安临时大学改称国立西北联合大学。7月教育部指令西北联大改组为西北大学、西北工学院、西北师范学院和西北医学院。其中国立西北工学院(又名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工学院)由北洋工学院(即天津大学)与北平大学工学院、焦作工学院(中国矿业大学)、东北大学工学院(即东北大学)合组而成,学院设在陕西城固县古路坝

6.1945年8月,抗战胜利,天津收复。北洋广大师生校友提出了恢复国立北洋大学的强烈要求。1946年初,教育部正式下令恢复国立北洋大学,着力在天津西沽北洋大学原址复校。

7.1945年10月22日北洋大学正式复校开学,并增设了理学院,进入理工结合时期。复校后,北洋大学以“研究高深学术,培养专门人才”为宗旨,制定了“决不忽视穷究学理,同时注重科学应用,使理工有机结合起来”的教学方针,并积极付诸实施;同时,成立土木、水利、采矿、冶金和化学工程等五个工程研究所,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与科学研究,并着手招收研究生,被各界誉为“科学建国的堡垒”。

8.1949年11月起,北洋大学隶属中央教育部直接领导。此后进行了增强教师阵容、课程改革、管理体制改革等一系列改革。改造后的北洋大学实行校、院、系三级管理,学校设立理学院、工学院。1951年9月22日,北洋大学与河北工学院合并,定名为天津大学。

9.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之前,天津大学设土木、水利、采矿、纺织、冶金、机械、电机、化工、地质、数学、物理共11个系。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南开大学工学院、津沽大学工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燕京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的化学工程系,北京铁道学院的建筑工程系等院系并入天津大学;天津大学数学系、物理系并入南开大学。此后也从天津大学调出了相关科系。因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武汉大学部分院系、天津工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知名高校,均与北洋大学有较深的历史渊源。

【七古】天大建校122周年感怀 【七古】天大建校122周年感怀 【七古】天大建校122周年感怀 【七古】天大建校122周年感怀 【七古】天大建校122周年感怀 【七古】天大建校122周年感怀 【七古】天大建校122周年感怀 【七古】天大建校122周年感怀 【七古】天大建校122周年感怀

相关文章

  • 【七古】天大建校122周年感怀

    甲午国殇始图强,储才兴学建北洋。 蔼蔼花堤英华盛,滔滔北运水流觞。 百年沧桑风雷荡,穷理振工薪火承。 改天换地展鹏...

  • 妆成不敢老,待君朝与暮

    【九洲诗词】 七古.秋日感怀 我是江湖一尾鱼,随波流去万里余。 浮生已落天涯外,明月清风自可书。 七古·春日感怀 ...

  • 【康氏诗歌】作于抗疫期间

    七古 抗疫感怀 一夜妖瘟动国愁,红星高照解民忧。 中华...

  • 七古.辛丑年中秋感怀

    七古.辛丑年中秋感怀文/唐敏 雨叩晨窗日转凉,怅然如梦半徐娘。 感怀岁月空嗟叹,佳节之时黯神伤。 〔平水韵〕七阳 ...

  • 七古·感怀

    去岁踏上写诗路, 万千风景伴旅途。 近日痴迷烹美食, 快意...

  • 七古·感怀

    风筝《感怀》 明月皎皎照河床,山路弯弯向远方。 晚风轻轻拂耳畔,汽笛声声动柔肠。

  • 七古:感怀

    邻室佳友远复归, 翻酒倒身意沉沉。 闻说此景心中苦, 却作欢颜掩涕痕。 昔日同窗别已久, 书信杳绝梦无人。 我愿此...

  • 七古 感怀

    须臾春光尽逍遥,红尘万事皆可抛。 花前与君歌一曲,聊慰西风悲寂廖。

  • 七古|重聚感怀

    冬去春来雪已消,东风料峭有余寒。时光荏苒难再续,霜侵秋鬓心茫然。一去经年别离久,常念今始见君颜。重集佳会实不易,举...

  • 七古|新年感怀

    年味飘香透云霄, 推杯换盏自逍遥。 冠状病毒来偷袭, 凶残无比快似刀。 面对疫情要从容, 科学应对不传谣。 中华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七古】天大建校122周年感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mnqy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