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逐梦水乡
刚刚在简书首页看了一位老师写的《半个儿子》,突发奇想,我也写写我的半个儿子。
其实,总感觉自己很年轻的,被人称呼丈母娘挺不习惯。当看到与我同龄的一个好朋友外孙女都两个了,大的外孙女都上小学四年级时,又有些许的羡慕。
我结婚得比较早,二十二岁就当妈妈了,不过也不算早婚,起码没违背婚姻法。不像现在的孩子男大不当婚,女大不当嫁的,二十七八岁还在父母脚下,问其原因,就是不想过早进入繁琐的烟火日子。
女儿还隔几个月就二十八了,与女婿是高中同学,年前十月份领了证,法律上是认可的。因疫情等原因就差个仪式,待疫情缓解后,挑一个合适的良辰美景举行婚礼,就算完成人生的一件大事。
女婿前年读研毕业,在市南江地质院上班。当初选专业时,是女儿帮他挑选的,所以毕业后专业也对口,目前工作还算得心应手,不过年轻人也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在我们这个大家庭,相比几个本科生暂时算个高材生,长辈们都比较看好他。特别是女儿大伯,他说自己看人向来比较准,觉得这个小伙子真心不错,看人要看细节,说什么细节决定成败。
女儿大伯说:你看现在的年轻人坐下来就是玩手机,很少有人跟长辈沟通交流,他就不一样,听长辈摆龙门阵,给长辈端茶倒水。大人做饭,他帮忙打下手。最后总结说女婿是什么潜力股,会做饭,踏实又靠谱,接地气。
女儿的堂妹们,都以他为择偶标准,说要找男朋友就找他这样优秀的。
我倒认为现在不代表将来,关键要长期都这样,尤其是他们夫妻过得好,小家庭搞好,才是真的好。
目前看,确实有礼貌、体贴人、肯招呼。爸爸、妈妈、婆婆……叫得热络。比如这个春节,在厨房帮我忙上忙下的。回他自己家也是帮父母跑前跑后。平时隔三差五也是电话问候,跟一般的年轻人是有所不同,但愿不是一时图表现。
七零后的我们,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庭一个女儿的,来了女婿,就多了一个儿子。家庭儿子的,来了媳妇,就多了一个女儿。
我们做父母的,也要把女婿当儿子看,把媳妇当女儿待。当孩子的也要把双方大人待公平,不厚此薄彼。
你对女婿好,女婿就会对你女儿好,女儿有孝心,女婿才有孝心。你对媳妇好,媳妇就会对你儿子好,儿子有孝心,媳妇才有孝心。一家人才会快快乐乐,和睦相处。
“爸爸,妈妈,您们在家多注意身体……”这是女婿临走时的交待。多了一个儿子的关心,心里蜜一样的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