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想法简友广场
如果鸦片战争注定要失败

如果鸦片战争注定要失败

作者: 唐修竹 | 来源:发表于2022-10-29 23:44 被阅读0次

1840年,随着一声炮响,英国人用坚船利炮扣开了大清的国门。

每每回顾这段历史,愤怒和屈辱涌上心头。

相比于列强的蛮横,大家更痛恨大清的腐朽,真可谓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当时主流的价值观把战败的原因归咎于:奸臣误国,剿夷不利。

甚至有不少爱国志士认为,如果启用林则徐等肱股之臣,我们是可以赢的。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尽管大家对战争的结果有着诸多的不服气和种种的假设,但战争说到底是两支军事力量之间的对抗。

所以如果想客观地预测战争的结局,就需要结合交战双方的军事力量进行综合评估。

首先,就是武器装备。


武器对比

武器方面,一句话概括就是:英军已处于初步发展的火器时代,而清军仍处于冷热兵器混用的时代

先看士兵们最直接使用的兵器——枪和炮。

清军使用的枪炮其原型可以追溯到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比英军落后了整整二百余年。

工艺的落后使得清军枪炮的射程、射速和打击范围等重要数据都远逊于英军,而且大部分火器居然连瞄准器具都没有,士兵们主要靠经验来瞄准

而且清军的枪炮不仅数量少的可怜,质量也远差于英军,紧急赶制出来了一批火器质量更是低劣。

再看双方的舰船。

清军的舰船数量倒是不少,和英军旗鼓相当,约有数百艘。

但问题是,船太小,炮太弱。

清军最大的战船,其吨位上不如英军最小的,火炮数量上也是如此。

这种巨大的差距导致清军水师在鸦片战争期间根本不敢以出海迎战,只能被动的在陆地进行防守。

而这就导致了清军的兵力不足。

兵力对比

你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我大清雄兵百万,怎么会兵力不足?

的确,从数量上,清军有正规军八十万,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支常备军。

可问题是,这八十万是分散在全国各地的。

由于舰船的落后,清军水师不敢主动出击,这就使得清军丧失了战争的主动权。

什么时候打,在哪里打,想不想打,全部都由对方说了算。

再加上清军复杂的调动制度和低效的运输方式(主要靠两条腿),清军也很难集中优势兵力进行迎敌。

因此,据统计,整个鸦片战争中较大规模的战役中,绝大部分时候,是英方占了兵力上的优势。

然而这些还不是最致命的,最致命的是

人的对比

虽然武器和兵力是决定军事力量强弱的两个重要因素,但如果就此便能判断战争的胜负,那人类历史上就不会有那么多以少胜多的战例了。

其决定性因素,是人。

先看士兵。

清军的士兵大部分都是招募而来。正所谓,竖起招兵旗,自有吃粮人。

大家来当兵,只是为了混口饭吃,吃饭而已,犯不着玩命。

而英军那边,是来发财的,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因此,作战动力方面,清军望尘莫及。

再看将官。

清军将官的来源,主要分两种。

一种是行伍出身的勇士,这种将官弓马娴熟,作战勇猛,如关天培。

一种是科举出身的文人,重八股,如琦善等人。大清虽然也有武举,但在重文轻武的大清,那不是正途。

这就导致筛选出来的将官最多不过是一名优秀的士兵,而不是领兵作战的将领。

而到了晚清,整个军队到处都充斥着腐败和黑暗,虽然也有部分官兵英勇奋战,但只是极少数。

简而言之,大清的军队已经烂透了。

综上所述,大清在武器、兵力和士官全方面都被英军碾压,可以说几乎无胜算。

不管是换林则徐还是左宗棠,结局应该都一样。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一场战争是一场必败的战争,那么暂时选择回避这场战争是否也不是那么不合理?

那么琦善等人的妥协,是不是也算一种明智的策略。

如果妥协等于投降等于卖国,那么我党在抗战时期的游击战又作何解释?

所以妥协并不代表投降,只是一种隐忍。

类似勾践的卧薪尝胆,韩信的胯下之辱,王者荣耀中的“经济落后,先发育”。

苏轼说,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也就是说,只有匹夫才不计后果,逞一时之勇。

而真正的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面对敌人的挑衅,面对无故的指责,仍然可以宠辱不惊。

这样的人,才能称之为勇者,也才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相关文章

  • phpstudy mysql 数据库无法启动INNODB

    注:切换INNODB模式前一定要删除这几个文件,不然会启动失败

  • 完美同步 最新本

    特别注意!!! 完不要启动(非常重要,否则可能造成失败的情况 以上是亲自测步骤。 失败的,一定要清理干净缓存以及注...

  • 2020-12-19

    如果你失败了,那一定要闭紧嘴巴 如果你一直失败,那就打破一切限制

  • 选择对手

    如果知道这次尝试驻定要失败,而且对手可以选择的话。那一定要选择最强的对手完成挑战。因为即使失败了,你也不会觉得丢脸...

  • 这本书看得我想哭

    “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 ...

  • 读《简读中国史》81|从财政角度看鸦片战争的失败 1

    第42章 从财政角度看鸦片战争的失败 1 这一节作者主要分析了鸦片战争中中国在经济上的损失。分析的角度很奇特,是从...

  • 20151206历史的真相

    刚看了某人的书评,是一本对鸦片战争评论的书。 评论中指出中国大多数人以为鸦片战争的失败,归结于李鸿章、琦善等人的卖...

  • 读《简读中国史》82|从财政角度看鸦片战争的失败 2

    第42章 从财政角度看鸦片战争的失败 2 前一节我们读到了鸦片战争中清军和英国人武器的比较,明白了清军在战争中并不...

  • 读《简读中国史》83|从财政角度看鸦片战争的失败 3

    第42章 从财政角度看鸦片战争的失败 3 这一节作者从很多人对鸦片战争的另一个误解入手,深入剖析了中英两国财政能力...

  • 认识犯错——《原则》

    见:1、意识到错误是事物演变过程中的自然连带部分。 “你必须愿意接受反复的失败。如果你没有接受失败的意愿,你就要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果鸦片战争注定要失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jmqt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