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芽•忆

作者: 心源书乡 | 来源:发表于2020-06-17 22:00 被阅读0次

      文/心源书乡

家乡有个风俗:生男孩时,娘家要送一罐豆芽,双胞胎男孩则要送两罐。所以,当婴儿出生后,便要派人到给外婆家报喜,以便娘家人准备好这罐豆芽,在给孩子摆满月酒时用。这也许是为什么家家都有豆芽罐的原因吧。这种生豆芽专用的陶罐,底部有一小孔利于排水。

小时候每到寒假,村里几乎家家都会生上一两罐豆芽,以便春节时配菜用。

记得奶奶和妈妈常会将装有绿豆的陶罐放在炉灶上,罐口上边盖一块蒸笼布,再用一平板石压在布上,每天都会冲2~3次水,一般是3~5天后就可以吃豆芽菜了。

那时生豆芽前,都要提前将陶罐用沸水汤一下,然后凉干或者擦干。在一个容器里放些绿豆,倒入沸水后,立即用勺子扬起豆子,手里扬着,同时口中念念有词“撵贼豆”……等到水不太汤时,才让孩子们照样子去做,因当时是寒假,孩子们都在家中。

豆子放凉后就装进陶罐里,每天冲2~3次水,孩子们心急,巴不得早些生出豆芽。所以对此很关心,常会参与冲水,此时也起到了亲子互动。家中老少都会共同关注豆芽的生长过程,一声“豆芽扎尖了”,便有几个脑袋围在那里看,有时还会叫上邻居的小伙伴一起看。

那个时节,邻居奶奶婶子们来串门时,也少不了要去看看豆芽的长势,所以谁家不生豆芽,似乎是不正常的事。待豆芽长长些,无论大人孩子都会拿几根尝尝,有时也会和邻居家互换一碗豆芽吃。

此事也被小学老师列为寒假中要帮家长做的事中。于是,开学后写的假期见闻类作文中,《生豆芽》《撵(或赶)贼豆》便成了学生们的“同名大作”。老师会找些“典型句子或段落”绕有兴趣的念念,并给予评价。有时也会借此嘲弄一下个别调皮学生,引起哄堂大笑。

我们班被嘲弄的常是那两个男孩,一个是队长的儿子,一个是老师的亲侄儿。这两位好象特别喜欢老师嘲弄他们,配合的很默契。被老师嘲弄后,或是抓耳挠腮的耍酷,或是做出不好意思的低头认错之态;有时也会同老师争辩,说自己就这样学不好,一幅破罐子破摔的架势。

似乎老师将分寸掌握的很到位,总是见好就收,该安慰时安慰,该鼓励时也毫不吝啬。所以从来没听到他们抱怨老师,或是让家长替他们出气,反而总是有好东西了会与老师分享,替老师抱不平,帮老师打扫卫生,到总务处领粉笔,搬新书,抱作业等跑腿的活。

听说寒假里老师也会叫他们去尝尝他家的豆芽,或是与他们家交换豆芽吃。多年后,队长的儿子成了远近闻名的“豆芽大王”,他那里每天都备有罐生的豆芽,以便那些得了小外孙的人家及时购买。

因为现在卖豆芽罐的越来越少,有时还买不到,只好借别人家的用,这豆芽罐便成了稀罕物。据说有一阵子一个豆芽罐一年会转几个村子,他便找人定做了一批使这一“风俗”得以继续。

相关文章

  • 豆芽•忆

    文/心源书乡 家乡有个风俗:生男孩时,娘家要送一罐豆芽,双胞胎男孩则要送两罐。所以,当婴儿出生后,便要派人...

  • 2018-07-29

    忆青梅 ――豆芽儿 少小一别老来还, 笃马青梅追忆间。 未曾相见泪盈眶, 满头银丝何为殇?

  • 豆芽

    黄豆芽、绿豆芽 水美的地方,豆芽亦肥美!

  • 【吃货涨姿势】多吃豆芽好处多,功效各不一样,千万不能这样吃1

    多吃豆芽好处多, 豆芽既能美容又延年益寿, 可是各类豆芽功效各不一样, 只有吃对豆芽才算赚到。 各类豆芽的功效 我...

  • 主题:种豆芽

    二年级下期作文评价标准 种豆芽(石若水) 种豆芽(马馨悦) 种豆芽(周智勋) 种豆芽(王阳) 种豆芽(孙本超) 种...

  • 齐帆齐微刋丨买豆芽的故事

    儿时的记忆,总是那么美好,昨天写了“老城旧忆:大井台”一文,姐姐随后就打电话过来,说了我同学小毛子买豆芽挨打的故事...

  • 上联:豆芽千尺终是菜,求高手对下联!

    豆芽,也称芽苗菜,又名巧芽、豆芽菜、如意菜、掐菜、银芽、银针、银苗、芽心、大豆芽、清水豆芽,是各种谷类、豆类、树类...

  • 海滨:豆芽之书

    豆芽,也称芽苗菜,又名巧芽、豆芽菜、如意菜、掐菜、银芽、银针、银苗、芽心、大豆芽、清水豆芽,是各种谷类、豆类、树类...

  • 芦叶开始的粽子故事

    生活中许多新尝试让人充满了新感受。 一直买豆芽,然而上海朋友群里介绍了发豆芽,我也尝试第一次发豆芽:绿豆芽黄豆芽花...

  • 晚安故事 37:讲究

    吃个豆芽也能吃出差距…… (这日,顾总想吃豆芽,于是让主人来摘豆芽) 顾总:你的绿豆芽挑好了么?怎么这么快?! 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豆芽•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purx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