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爱情这个东西,它真的存在过吗?

爱情这个东西,它真的存在过吗?

作者: 吃书不吃鱼 | 来源:发表于2018-06-10 16:21 被阅读9次

《在爱情与欲望之间》是阿兰·德波顿“生活轻哲学系列”的其中一本。粉红色的封皮,薄薄的一本。它的样子会让你觉得,反正又好看又费不了多少时间,为什么不读它呢?

尽管是面向大众的轻哲学,但作者也很全面地阐述了他的观点。

这里面有我们早已达成共识,但也许自己说不出来的观点。比如“情欲就是我们找到一个能够与自己分享同样价值观和生存意义的伴侣的兴奋感受”,我们对另一半要求的无条件的爱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来源于,我们想要重塑儿时被父母无条件喜爱的关系。

也有一些观点或许我们不能完全认同,比如作者认为在未来的社会,爱情、婚姻和性可以完全地划分开来。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本书的逻辑体系还算是完整清晰的,值得一看。

爱情与死亡向来是人们热衷于讨论的焦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将人的本能划分成“爱的本能”与“死的本能”,而“爱的本能”也叫做“性本能”(并不等同于狭义的性)。而爱情和欲望的关系也在近两百年来被争论不休。尽管讨论者的目的、讨论的范畴、作用各有不同,但是人们于此的着迷程度也可见一斑。

好了,就让我们来看一看,这本书里都讨论了些什么吧。

爱情与欲望的关系是什么?

台湾大学中文系的欧丽娟教授在讲解《红楼梦》与才子佳人小说的关系时,提出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不但不是“一见钟情-私定终身”式的“自由追求”,而且完全是基于共同的生活环境、共同的兴趣爱好逐渐发展起来的,“发乎情、止乎礼义”的感情。

由此她有一句话说:“现代人是不是太过混淆了情欲与情爱之间的关系”,于是把那些本来应该加以克制的生物本能就当成了勇敢追求自由恋爱的标志。

这个问题就牵涉到:究竟“一见钟情”式的爱情是不是都是欲望?如果是,那么怎么解释有很多由外表和欲望引发的关系最后仍然可以变成爱情或者一种和睦持久的关系?如果真正的爱情其实存在于“日久生情”中,那么怎样理解有些人朋友做久了反而难以变成恋人,而恋人在过了热恋期后也会面临激情消退的困境?

本书的作者阿兰认为,性欲减退并不代表爱情的消失。

阿兰·德波顿引用了弗洛伊德的观点,认为人类最早期学习爱的对象是亲人,小女孩最先是在和父亲的关系中学会和异性打交道的(老弗的很多观点都是围绕着性展开的,但是它们在以后的许多年里受到了大量质疑和反驳,这一条观点同样值得商榷),而亲人是不可与之发生性关系的。

当我们成年以后,我们会想与所爱之人组建新的家庭,但我们一定会从原生家庭环境中学会如何与新家庭共处,在这个过程中,所爱之人就一定会拥有亲人的影子,于是丧失性欲这件事情就发生了。

阿兰认为,“在一个我们不必在未来三十年天天一起共进早餐的人面前,我们也许更能心安理得地戴上橡皮面具”,去抒发自己的欲望,以及享受一段暧昧的关系。

“现代社会总是倾向于为我们的挫折心态寻找存在的理由:任何不能百分百满意的事情都被视为带有妥协和失败的味道。”对某人丧失欲望好像意味着不再爱这个人,而一对情侣走进婚姻,逐渐地变得更像亲人,也会被理解成是对婚姻的一种妥协。但其实不然,这个过程必然发生,它也并不意味着婚姻的不幸。

婚姻、爱情和性三者可以分离吗?

我曾经看过一个电影叫《弗里达》,剧中女画家弗里达和丈夫迭戈彼此相爱,但是迭戈把和其他女人发生关系当成每天需要吃饭一样正常,而弗里达也和一个政客发生过短暂的出轨。

有时我们会看到电影、小说等艺术作品会向我们呈现在一段真实的爱情关系中,性与爱的分离。而本书作者阿兰也在深入探讨了“爱情、性和婚姻不可能在一个人身上得到完全满足”后,提出三者在未来的社会其实是可以完全区分开的。

我并不认同此观点。假若三者的分离真的可以实现,那也需要一个比现在高不知道多少个阶级的文明程度,如果贸然地实行,而不考虑人们其实会对它产生多大的误解,那也就只会造成更多的动乱和糟糕的关系。

相比起来,我更认同阿兰接下来提出的另一个观点,即“婚姻其实代表着我接受你带给我的不完美”。

阿兰认为,如果把现有的婚礼现场宣誓词换成“我已经考虑过各种各样造成人生不快乐的情形,最终我选择你作为我的归宿。”那将会解决很多问题。

如果一开始你没有对婚姻抱有许多不切实际的幻想,并且想清楚了眼前这唯一的一个人注定不能满足你的所有需求,但是你依然愿意跟他组建家庭,那么在日后你觉得自己是在对婚姻妥协时,就能够及时想起来反思一下自己。

我很喜欢欧丽娟教授的课程,因为她在课堂中也时常提出一些好的关于人生观的见解。所以这里我还想再引用一下,她认为才子佳人小说中的“大胆追求爱情”其实被赋予了过多的含义。我们也许要追求自由的爱情,但并不代表我们要草率地听从身体发出的命令。高层的文明意味着,我们需要克制住一些低层的欲望,就像放下手机去看书一样。

“对的人”真的存在吗?

阿兰说:“在现代社会,人们渐渐形成一个共识,那就是两性关系的主要难题在于如何找到“正确”的人,而不是学会如何去爱一个真正的人。”

我们曾经是小婴儿时,不必做任何事情,就可以得到父母无私的爱,所有人以能够拥抱我们为幸福。长大后的我们失去了这种特权,所以我们希望未来的另一半无偿爱我们,以此来体验失去过的那种感觉。

但是这必然会导致很多麻烦,因为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我们确实长大了。

我们与其他人的关系已经不可能回到不需要负责的小时候,一个没有从我们这里得到过足够关怀的人也没有义务来无条件爱我们:而且我们也不是他们生的。

如果要问对的人是不是真的存在,那一定是存在的,但前提是,我们没有过高地期望他们。

感觉写了个鸡汤结尾hhhh,不过周末宜进补,祝你们喝汤愉快。

图书信息:

相关文章

  • 爱情这个东西,它真的存在过吗?

    《在爱情与欲望之间》是阿兰·德波顿“生活轻哲学系列”的其中一本。粉红色的封皮,薄薄的一本。它的样子会让你觉得,反正...

  • 爱情的味道不曾苦

    你还相信着爱情吗。你还期盼着爱情吗。你还拥有着爱情吗。你心痛着爱情吗。你放手了爱情吗。 爱情这个东西。谁又能...

  • “这个东西真的有用吗?”

    临近毕业,难免要碰到如何处理宿舍积压成山的杂物、书本、衣服这样一个大难题。趁着周末,我把宿舍打扫了一遍又把东西整...

  • 有这么特殊的一家人,经营着他们独特的婚姻

    01 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殿堂。 也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可是,在现实的生活中,爱情是特别奢侈的东西,它只存...

  • 小鸭子、小石磙和绵毛马兜铃

    它到底是什么植物? 它真的存在过吗? 是不是我的记忆出错? 这个问题实在是困惑了我很久。 记忆中小时候见到它的时候...

  • 爱情这个东西

    我想人类之所以能成为高等生物就是因为有情感这种东西,动物只有生理需要的本能,这就是为什么人类在训练动物的时候需要食...

  • 爱情这个东西

    爱情是个好东西 它让你莫名兴奋 幸福甜蜜 爱情又是个坏东西 它让你无端忧心 沮丧失落 爱情是个好东西 它让你不知疲...

  • 爱情这个东西

    爱情,是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从古至今,从国内到海外,无数的文学作品都在讨论爱情,他们或歌颂悲壮的爱情,或歌颂美...

  • 爱情这个东西

    第一章你穿越我心灵的旷野 爱,是我的傻气、我的彪悍、我的装模作样……我所有的弱点,在你的眼里都不存在。你会穿过层层...

  • 爱情这个东西

    今天偶尔看到一句话,If I should see you, after long years. How shou...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爱情这个东西,它真的存在过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szf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