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谓公仲曰:“听者听国,非必听实也。故先王听谚言于市,愿公之听臣言也。公求中立于秦,而弗能得也,善公孙郝以难甘茂,劝齐兵以劝止魏,楚、赵皆公之仇也。臣恐国之以此为患也,愿公之复求中立于秦也。”
有人对公仲说:“处理政事的人要多从国人那里听取意见,并不一定要从贵族那里听取。因此先王从市井中听取俗谚,希望您也能听一听臣下的意见。您在秦王那里请求让韩国不倾向齐、魏任何一方,秦王没有答应,您就亲近公孙郝为难甘茂,勉励齐国军队并鼓励进攻魏国,楚国、赵国都成了您的仇敌。臣下担心韩国将以此为祸患,希望您再次向秦王请求允许韩国保持中立。”
公仲曰:“奈何?”对曰:“秦王以公孙郝为党于公而弗之听,甘茂不善于公而弗为公言,公何不因行愿以与秦王语?行愿之为秦王臣也公,臣请为公谓秦王曰:‘齐、魏合与离,于秦孰利?齐、魏别与合,于秦孰强?’秦王必曰:‘齐、魏离,则秦重;合,则秦轻。齐、魏别,则秦强;合,则秦弱。’臣即曰:‘今王听公孙郝以韩、秦之兵应齐而攻魏,魏不敢战,归地而合于齐,是秦轻也,臣以公孙郝为不忠。今王听甘茂,以韩、秦之兵据魏而攻齐,齐不敢战,不求割地而合于魏,是秦轻也,臣以甘茂为不忠。故王不如令韩中立以攻齐,齐王言救魏以劲之,齐、魏不能相听,久离兵史。王欲,则信公孙郝于齐,为韩取南阳,易谷川以归,此惠王之愿也。王欲,则信甘茂于魏,以韩、秦之兵据魏以郄齐,此武王之愿也。臣以为令韩以中立以劲齐,最秦之大急也。公孙郝党于齐而不肯言,甘茂薄而不敢谒也,此二人,王之大患也。愿王之熟计之也。”
公仲说:“那将怎么办呢?”那个人回答说:“秦王认为公孙郝亲近您,因而不会听信公孙郝,甘茂同您不友好不会替您说话,您何不通过行愿来向秦王传话呢?行愿作为秦王的大臣很公正,我请求让行愿替您对秦王说:‘齐国、魏国联合与分裂,哪种情况对秦国有利?齐国、魏国背离与联合,对于秦国来说,哪种情况会使秦国更强大?’秦王一定会说:‘齐、魏分裂,秦国地位就显得重要,齐、魏联合,秦国就无足轻重。齐、魏背离,秦国就会更强大,齐、魏联合,秦国就会变得弱小。我就会让行愿说:‘如今大王听信公孙郝,用韩国、秦国的军队响应齐国而去进攻魏国,魏国不敢应战,将土地归入齐国,同齐国联合,这样秦国就变得无足轻重了,臣下认为公孙郝不忠心。现在如果大王听信甘茂,用韩国、秦国的军队凭据魏国攻打齐国,齐国不敢应战,不要求魏国割让土地就同魏国讲和,这样秦国也会变得无足轻重,我认为甘茂不忠心。因此大王不如让韩国保持中立来打击齐国,大王声言援救魏国来壮大魏国的声势,齐国、魏国彼此不会听从,一定会长时期遭受战事的困扰。大王想这样做,就可以让公孙郝取信于齐国,替韩国攻取魏国的南阳,换得韩国的谷川归属秦国,这是惠王的愿望。大王想那样做,就可以让甘茂取信于魏国,用韩国、秦国的军队凭据魏国来打击齐国,这是武王的愿望。臣下认为让韩国保持中立来攻击齐国,是秦国最紧迫的事。公孙郝亲近齐国而不肯对公仲说,甘茂受到冷遇而不敢进言,这两个人,是大王的祸根,希望大王仔细考虑这件事。”
还是通过离间别国关系来为自己谋求权位。祸乱诸侯。
好了,我们来看看阿里安的亚历山大远征记吧!
(三十三)于是舰队又从这里出发紧靠海岸航行。大约走了七百斯台地之后,在一带叫作纽普塔那的海滩外边拋锚。天亮又启航,走了一百斯台地,在一个叫作哈莫即亚地区的阿那米斯河口停泊。这里的人都很友善,还拿出各种水果招待,只缺橄榄,因为这里不长这种水果。经过长期劳累之后,他们庆幸能在这里下船休息。在海上和在食鱼者地区所受的那些苦难,大家记忆犹新。在交谈中,互相诉说那一带地方多么荒凉,住在那里的人简直像野兽等等,还谈到他们自己受的那些罪。有些人离开大部队往内陆走了相当远,有的去找这种东西,有的去找那种东西。就在这时候,他们忽然发现了一个穿着希腊斗篷的人,又看见他身上穿的别的衣服也都是希腊式的,而且还会说希腊话。最先看到他的那几个人说,他们当时就哭起来。长时期在异域受了这么多苦难折磨之后,突然看到一个希腊人,听见他说希腊话,怎不叫人百感交集呀!他们问他是什么人,从哪里来的。他说他离开亚历山大的营地之后就失散了,还说亚历山大本人和营地离这里并不太远。于是,他们一面高声喊叫,一面鼓掌,把这个人带到尼阿卡斯那里。他把一切都讲给尼阿卡斯听,说国王本人和营地离海岸只有五天的路程。他还答应把本地区的总督带来跟尼阿卡斯见面。后来他真这样做了。于是尼阿卡斯就跟这位总督商议如何向内陆行军去见亚历山大。后来尼阿卡斯就回到船上。第二天一早就下令把船都推到岸上,把在航行中损坏了的那些进行修理。因为他决定把大部分部队都留下,只带一小部分去见亚历山大。还在岸上的船只周围筑起双重栅栏,又从河岸到拖船上岸的海滩处修了一道土墙,挖了一条深沟。
叙述舰队中途碰上亚历山大的队伍。
(三十四)正当尼阿卡斯忙着办理这些事情的时候,这个地区的总督因为听说亚历山大极其担心远征舰队的安危,于是他打了个如意算盘:心想,如果他能把远征舰队平安无事的情况和尼阿卡斯不久就要来谒见国王的消息抢先报告亚历山大,那他本人一定会得到极大的好处。于是他就选了一条最近的路,急忙赶到亚历山大那里对他说:“您知道吗?尼阿卡斯很快就要从舰队到您这里来了!”亚历山大听后,虽然不大相信,但这消息本身就使他很高兴,这是很自然的。但是,后来一天一天地过去了,尼阿卡斯还未来。亚历山大屈指一算,自从听到消息之后,日子已经不短,看来这消息未必可信。而且,还曾一批接一批地派人去接尼阿卡斯。但这一批批人里,有的在走了一段路后什么人也没有遇到就毫无结果地回来,有的往前走,但因为跟尼阿卡斯那些人走的是两条岔道没有碰上,结果连他们自己也回不来。于是亚历山大就把那个官员抓起来,说他是造谣。这位总督大人空欢喜了一阵,反而落得这个下场,可谓乐极生悲。从亚历山大的外表和情绪都可以看出,剧烈的痛苦正在折磨着他。这时,有一批带着车马去接尼阿卡斯的人,半路上真遇上尼阿卡斯、阿科亚斯和五六个别的人(从海边到内陆来找亚历山大的只有这几个人)。不过他们见面时,却认不出是尼阿卡斯和阿科亚斯,因为他们的面貌已经完全变了样:老长的头发、脸也没有洗、又黄又瘦、上边还有盐渍。这是长期的磨难和失眠造成的。他们问亚历山大在什么地方,那些寻找他们的人把地点告诉他们之后,又赶路去了。这时,阿科亚斯倒是灵机一动,对尼阿卡斯说:“尼阿卡斯,你看这些人,在一片这么荒凉的地方,跟我们走的是一条路。我猜,他们准是特地派来找我们的。至于他们没有把我们认出来,这我一点也不奇怪。你看我们都折磨成什么样子了。谁还认得出来?我们告诉他们我们是谁,问问他们到这儿来干什么不好吗?”尼阿卡斯同意了。于是他们就问那些人要到哪里去。他们回答说:“去找尼阿卡斯和他的舰队。”尼阿卡斯紧跟着就说:“我就是尼阿卡斯。他就是阿科亚斯。请你们带路,我们准备向亚历山大汇报舰队远征的详情。’
旅途足够艰难。
(三十五)于是这些士兵就请他们上车,把他们拉回营地。有几个急于把好消息尽早去报告的人,急忙跑到亚历山大面前说:“尼阿卡斯马上就要来见您。跟他一起来的还有阿科亚斯和其他五个人。”但当亚历山大问他们舰队如何时,他们却回答不出来。于是亚历山大就以为远征的舰队已经全军覆灭,回来的就只有这几个人,他们只不过是奇迹般的幸存者而已。他为舰队的覆灭而心痛难忍。即便尼阿卡斯和阿科亚斯安全归队也使他高兴不起来。士兵们还未说几句话,尼阿卡斯和阿科亚斯就来到。亚历山大费了很大劲才认出是他们。他亲眼看见他们那老长的头发、破烂的衣服,就更加相信舰队和全体官兵都已覆灭。于是也就更加痛心。他伸出右手拉着尼阿卡斯,离开他的伙友和近卫,走到一边去,哭了很久。最后才镇静下来说到:“你活着回来,阿科亚斯也活着回来,这就让我经受得起这场大祸的考验了。不过,舰队和全体官兵究竟是怎样毁灭的呢?”尼阿卡斯回答说:“陛下,您的舰队和官兵都安全无恙。我们就是为了亲口向您汇报这个情况才来的。”亚历山大听了这话,反而哭得更厉害。因为,这个消息太好了,哪能一下子就能相信呢?后来他就问舰队现在停在什么地方。尼阿卡斯回答说:“在阿那米斯河口。船都拖到岸上,现在正进行修理。”于是亚历山大就喊着希腊的宙斯和利比亚的阿蒙二位神明的名字,请他们作证,说这件事比他占领了全亚洲还使他高兴。因为他已经假定舰队覆灭,这个痛苦已把他一切其他的幸运全部勾销。
亚历山大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舰队还能完好无损。
(三十六)那位因造谣罪被亚历山大抓住的总督,当场看见尼阿卡斯,就匐伏在他脚下说道:“您瞧,我把您平安返回的消息报告了亚历山大,反而叫我受这个罪。”于是尼阿卡斯就替他求情,亚历山大就放了他。然后,为了庆祝舰队安全返航感谢诸神,亚历山大献牲祭祀了救星宙斯、赫丘力士、逢凶化吉的阿波罗、普塞顿和其他海神。还举行了文艺体育比赛和庆祝游行。游行时,尼阿卡斯走在部队的最前列,人们向他扔鲜花和丝带,真是五彩缤纷。游行完毕,亚历山大对他说:“尼阿卡斯,这回我可不能像过去那样,再叫你去冒那么大险、受那么多罪了。我要另派一位海军司令把舰队带到苏萨。”尼阿卡斯打断了他的话说道:“国王陛下,我有义务服从您的一切命令。但是,如果您想恩赐我什么好处的话,千万别这样做。还是让我把您的舰队司令当到底,把您的舰艇一直平安地带到苏萨为止吧。别说您现在交给我什么艰难而危险的任务,您是在把这轻松的差事和垂手可得的荣誉从我手里抢走送给别人哩。”亚历山大打断他,不叫他再往下说了,并热情地对他表示感谢。然后就叫他回舰队去。还派了部队护送。因为一路都是友好地区,所以派的人不算多。但尼阿卡斯返回大海的路上并非太平无事。因为卡曼尼亚督办被亚历山大处决后,这一带许多要塞都被附近的土人占领。新派去继任督办的特莱坡利马斯还未树起权威。因此,每天总有两股甚至三股各式各样的土人武装陆续前来跟他们这批人冲突。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连一点点时间都不敢耽搁,勉勉强强回到海岸。然后尼阿卡斯向救星宙斯献祭,并举行了体育运动会。
尼阿卡斯重新回到海边率领舰队。
(三十七)四尼阿卡斯举行了例行的宗教仪式,然后就又率舰队出发。顺着一个叫作欧伽那的怪石嶙峋的荒岛边沿航行。后来在另一个叫欧拉克塔的有人烟的大岛外边抛锚。从出发地点到这里有三百斯台地。这个大岛有八百斯台地长,上边生长葡萄和椰枣,也出产粮食。岛上的总督马梓尼斯当了舰队的志愿领航员,答应把舰队带到苏萨。据说这一带地区最早的一个首领的坟墓就在这个岛上,谁都可以去看。他的名字叫伊瑞斯瑞斯。附近的海也因他而命名。然后舰队又启锚继续沿这个岛岸走了二百斯台地,再次在岸边抛锚。这时看见距这个大岛约四十斯台地处有另一个海岛。据说这是普塞顿的圣地,不许人上去。快天亮时,舰队向大海驶去。正赶上退潮,因为海水退得太急,结果有三只船搁浅、动弹不得。其他舰只也勉勉强强地破浪驶人深水,幸未出事。搁在滩上的那几只船等又涨潮时才漂起来,第二天才赶上舰队。又走了四百斯台地之后,在距大陆大约三百斯台地的一个海岛旁边抛锚。天亮时又启航,左舷对着一个叫皮罗拉的荒岛。后来又在个叫西西多那的小镇抛锚,这里除鱼和淡水外什么都没有,极其荒凉。居住在这个地区的人,不管愿意不愿意,都只能是食鱼者。舰队从这里取了淡水,航行三百斯台地,驶抵一个径直伸人大海中的塔西亚斯海角。从那里出发,又走了三百斯台地,到达一个地势低洼的荒岛卡塔亚,据说是赫耳米斯和阿芙罗黛蒂甲的圣地。附近的土人每年都把山羊和绵羊送到岛上,作为献给这两位神的祭品。现在在岛旁驶过的人还能看见这些羊,由于多年无人照管,都成了野羊。
继续介绍舰队的旅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