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过年早上没有长辈家去拜年
也没有儿时的小伙伴一起聊天吹牛
早上起来赶着去看贺岁档电影
先订的《飞驰人生》韩寒导演的
一个曾经的赛车冠军落魄后重回战场追逐梦想的故事
沈腾的演技越来越好,感受到穷人世事维艰,落魄时候的悲凉,酸甜苦辣咸,遭受白眼,不着待见
一个心怀梦想,为了不留遗憾实现理想
丢弃了所谓的面子,尊严,想尽一切办法只为重返赛场
为了赢可以丢弃一切,执念令人敬佩
精神值得学习,想做的事情要想进一切方法克服困难去实现,无论前方多么艰难
前行路上会有贵人相助
紧接着去看《疯狂的外星人》宁浩导演
思路有些和《疯狂的石头》类似
全片爆笑不断,意外惊喜不断
导演非常懂得套路,只有预估不到接下来的剧情发展才会给观众带来惊喜
感觉比较适合贺岁档,一起开心一下,从前笑到尾
观看过程中发现一个女孩子,比较中眼缘,本来想着跟着要个微信认识一下,最终没好意思鼓起勇气
回顾之前单姐讲的,如果是对的人,她会感谢你的主动;如果不是对的人,人生后续不会有交集的,又怕啥呢
下一次不要犹豫,先走到她的面前再说
先迈出第一步,后续的顺其自然最好用些方法论
直视眼睛,想象画面 瞳孔放大,只需要迈出第一步即可,很简单的,别想太多
最后一场去看的星爷的《新喜剧之王》
恰如喜剧的最高境界,笑中带泪
多次止不住的想哭,小人物奋斗史
满满的心酸,投射到自己身上的感觉
往前走坑很多,最终能否持续下去
大部分人在途中就放弃了,认命了
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来源于自我坚定的信念
怎么打击都打不到的,加油
看到的世界是自己内心的投射
推荐顺序《新喜剧之王》,《疯狂的外星人》,《飞驰人生》
最后在回顾下佳哥语录,做个自我思考
一群家庭不幸福的人,大年团夜饭才在这里折腾
想要独立,从共性走出,走进个性,活出自己,活出意义,
第一步要过的是,内疚、罪疚恶
第二步,孤独了,面对寂寞,空虚;
第三步,恐惧,茫然,没有一条路给你借,复制,你走的是绝路,原创的路,自己的路。
在心的底层,你能借鉴的路不是爸爸的,就是妈妈的,代代相传,代代传承;走自己的路第一关就是背叛父母;
这次去日本就有很大的感受,只有共性,没有个性,统一制服,统一笑容,统一标准
自杀率最高的国家
生存条件与环境决定的,火山那么多,地震那么多,不团结一致,能活得下来吗?
在生存面前,个性,爱,算个屁!
个性是生存阶段过后的产物;
父母那一辈,连吃都吃不饱,谈什么个性,能活下来就不错了,而我们这一代大部分都不为温饱而发愁,更多考虑的是活好;
这就两套价值体系冲突了,一套是老一辈的以活下来为出发点的规则,一套是我们过了活下来活得好为出发点的规则;
关键是有人教我们吗?我们从小就学怎么活下去,怎么委屈求全,与大家一样不要有个性地活下去;
我是个特例,从小就跟身边的人不一样,众判亲离的那种,到现在为止我身边没跟一个老乡同学聊得来,老乡同学也没有一个走得近的朋友,还好我是在深圳,刚好碰到互联网,不然我早就自杀了。
我认识好几个山东的朋友,来深圳好多年的,他身边那几个朋友还是山东的,文化属性其实一点也没变。
里外不是人很麻烦的,城市流浪儿,在城市觉得老家好,在老家觉得城市好,这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下的产物,与代价
特别是我们80后
刚好一脚踩一边
矛盾与冲突的一代
懂哥,如果你像小牛一样,个性出不来,只有共性,估计也没有那么多追随者。
跟小牛同睡一个晚上,我看到了文化的缩影
恨不是来自个人的,而是来自于文化属性的冲突
有时我们来高看自己了,而小看了文化属性
包容来自于不包容,大多数人所谓的包容是没有自己,没有自己的人是没办法创业成功的,创业成功的唯一特质是强烈的个性
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
换成比较容易理解的词叫,坚定的信念
所谓的个体在大多数眼里就是偏激,极端,因为它不共性;
因为我们不仅仅是自己
懂哥,个性强烈的人都是单身的[微笑]
真正活出自己的人都是单身的
本质上一个人出生是一个人来的,死了也是一个人走的
我们想逃避自己与生俱来的孤独才需要伴侣来滋养自己
我们是这场游戏的创造者,而伴侣通常是这场游戏的人质,当人质反过来有所要求的时候,我们会震惊愤怒,觉得不可思议
多数人刚开始只是玩玩,慢慢地成为游戏里面的主角了
而忘记了游戏是怎么开始的
最终的结果是什么?
分是必然,合才是偶然
多数人痛苦苦在于认为合是必然,分是偶然
做客易说难,之所以说说的容易 做难,那是只说不做
我曾经跟深圳朋友分享过一个观点,你买了豪车可能会有所蜕变,但是你聘个专职司机会蜕变更大,因为你等于复制了一个自己出来,很多琐事都可以派他去干,你才突然间发现,原来自己日常生活中有这么多行为是可替代的,廉价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