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在两千年前所著的《道德经》,至今流传,它将宇宙人生的真理,诠释在这经典之中。

老子认为,高下,美丑,前后,祸福这些都是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甚至在某种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辩证法思想,让我们看到对立物之间的真实关系。
朋友婷曾经很想到单位机关工作,可是由于种种原因,最终都未能如愿。为此,她很伤心难过。可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所在的单位在省城的项目部需要一个有会计职称的人员,恰好婷具备且年龄也合适,她也就顺理成章的到省城工作了。
在她心愿未达成的时候,我们都劝过她,有得必有失,你虽未到机关工作,可是你目前的工作也很好,机关也只是名声好听点罢了。她听后,想想觉得我们说的是对的,也就释然了。
如今她却到省城了,在省城工作,无论是对自己的发展还是对子女的教育,无疑都是比她以前所呆的那个小城市好。这冥冥之中也是一种得失并存,祸兮福兮。
老子曰:“唯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唯有不争的处世态度,天下才没有人能与之相争。老子认为,不显示自己,不自以为是,因而更显耀突出;不夸耀自己,因而有功绩;不自以为贤能,因而受到尊重。不争,才能保全自己,立足不败之地。
多年前的一位同事,对工作认真踏实,对同事友好帮助,吃亏是一种常态,他从不介意。平日里为人非常低调,从不彰显自己的才能。如今走过半生,他早已进入高层,受到同事们的尊重,但却依然低调处世。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之所以推崇水,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水包含了“利他”精神。这个世界上,什么才是真正的无敌?儒家说,仁者无敌。这与老子有相通之处。只有利他的人,才是无敌的。
利他的人,精神上有大格局,灵魂上有新高度。如果只是为自己的私欲所蒙蔽,看问题、做事情始终离不开自己的欲望,那永远也只能是井底之蛙了。
心中有大爱,方能海纳百川;心中有格局,方能天高海阔。
网友评论
认识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坦然处之,逆境中看到希望,顺境中看到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