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讲故事系列:成语故事(六)

作者: 微尘_辽阔的教室 | 来源:发表于2019-03-09 19:52 被阅读54次
课前讲故事系列:成语故事(六)

管祥祥是我们班的傻大个,很老实,憨憨的,成绩不好。轮到他讲故事时,我有点儿担忧,他能讲好吗?

果不其然,上课时,大家都期待着听故事呢,他却在座位上迟迟没有动静,我示意他可以上台讲故事了,他慵懒地慢慢站起,脸上似笑非笑,那种无奈无助写满脸。

“还没准备好?”我尽量压抑着内心的不快,笑着问道。

他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好,坐下吧!跟耿粲一样,下一节课你得给大家将两个故事!听见没?前有车,后有辙,上次耿粲没按时完成任务,奖励他多一次讲故事机会,你也一样!”

他又一次点了点头。

虽然他学习成绩差,但是讲故事应该没有问题,只要认真读读背背,然后讲出来就可以了,我相信他能做到!

前天检查古诗文背诵的时候抽到了他,我当时就想抽到他就等于浪费时间……

当我把抽到的名单展示给大家看时,同学们也是偷偷地笑,我知道那笑的含义……他依然是那副似笑非笑的面孔,缓缓站起,慢慢背诵,不疾不徐……

当他背诵结束,教室里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我不禁脱口而出:“看来对管祥祥我们得刮目相待啊!”

只要他认真准备,一定能讲好的!

对待班里的孩子,无论学习成绩怎样,态度如何,我都希望平等对待,并尽力平等对待,给他们锻炼成长的机会……

第二天上课时,他笑眯眯地上台,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下“入吾彀中”……

课前讲故事系列:成语故事(六)

我一看惊讶不已,那么难写的字他竟然写出来了!

写好后,他转过头看着我,点着“彀”字问我:“老师,这个字读啥?”

他又一次惊到了我:“你给大家讲故事,却不知故事的名字怎么读?那你怎么给大家讲呢?”

他笑了笑:“我真不知道!”

我忍不住笑着说:“好,开始你的故事吧!”我想看看他的故事怎么进行下去。

比喻牢笼,圈套。进入了我的弓箭射程之内,比喻就范。
唐太宗曾经偷偷地到端门,看见新考的进士接连走出,高兴地说“天下的英雄都到我的帐下来了”。

听完之后,我哑然失笑,原来故事里没有这个字!

我问同学们这个字读什么音,啥意思,竟然没有一个同学知道!

“翻字典!”我命令道。

李建阳速度最快:“老师,我查到了,读gòu ,张满弓弩;彀中:指箭能射及的范围,比喻牢笼,圈套。进入了我的弓箭射程之内。比喻就范。[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

我微笑点头……

故事讲完了,管祥祥却还站在台上犹犹豫豫不下去,我疑惑看他,他嗫嚅道:“不是两个来嘛!”

“好。你继续!”我本来是安排一节课讲一个故事的,这个环节已经进行到第三周了,他还没整明白呢!既然他准备好了,就让他完成了吧!

他又转身在黑板上写字,只写了“闻雷”俩字,再也想不起来了,然后不好意思地伸开手掌看了一眼,又写道“失箸”。

课前讲故事系列:成语故事(六)

写好后,他面向大家说道:“曹操……曹操……”他变得局促不安起来……笑声此起彼伏……他越发想不起来了……

“下去拿稿子读给大家听吧!”我微笑柔声对他说。

他立即跑到座位上,把自己抄写的资料拿了上来,读道:

“闻,听到;失,掉落:箸,筷子。听到雷声,连筷子都掉了。比喻故作害怕的样子掩饰自己。
这时候,曹操很从容的与刘备说:“现在天下的英雄,只有你和曹操了。袁本初那些人根本算不上。刘备正要吃东西之际,听曹操这么说,惊得筷子都掉掉在了地上。”

他这个故事没头没尾的,同学们听得是一脸懵,我不得不告诉大家他讲的是《三国志》里面的故事:

东汉末年,豪强并起,北方涿县的刘备也趁乱拉起了队伍。由于徐州牧陶谦等人的推荐,刘备于公元196年(建安元年)领兵驻扎徐州、下邳一带。但不久就被吕布、袁术打败,只好去投奔曹操。曹操知道刘备是一个有胆识的人,即给他以很高的礼遇。但是,刘备却一直胸怀异志。当时,汉献帝刘协由于不满曹操专权,将机密诏令藏在衣带中,要车骑将军董承组织力量诛灭曹操。刘备也是董承联系的对象之一。
  正当董承等人密谋策划的时候,有一天曹操来到了刘备的住处。两人一边喝酒一边闲谈。曹操突然问刘备:“你说当今天下谁可以称得上英雄?”刘备故意说:“我看袁绍可以算得上英雄了。”曹操摇摇头,说:“我说,当今天下,只有你我二人可以称得上英雄!袁绍这样的人,根本不配!”刘备最怕的就是曹操知道自己的心思。因此,多少天来,他表面上一直装得庸庸碌碌,常常在菜园子里消磨时间,希望曹操把自己看成是一个胸无大志的凡夫俗子。现在,曹操竟当面把自己说成是英雄,他不觉大吃一惊,连手中的匕箸也吓得掉到了地上。恰巧,这时正好突然响了一个霹雷。刘备乘机掩饰说:“这声霹雷真响,吓得我把匕箸都失落在地。”
  刘备知道曹操对自己的看法后,便决心参加董承等人谋划的诛杀曹操的活动。但尚未等到他们动手,已被曹操发觉,董承、王子服、吴子兰等都被诛杀。只有刘备和在外地的马腾漏网。
  后来,人们从这个故事引申出“闻雷失箸”这个成语,比喻内心惊慌,巧为掩饰。后亦比喻一场虚惊。

故事讲完了,同学们依然余兴未尽,我笑道:“想知道更多有趣故事,回去找书自己多读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课前讲故事系列:成语故事(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qpt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