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论语新解之妙处

读论语新解之妙处

作者: 阳明在心 | 来源:发表于2020-02-06 10:14 被阅读0次

    读钱穆先生的劝读论语之法,越读越是惊叹,这其中还有冷汗。读第五章的时候,这种感觉更是强烈,什么叫学问,什么叫严谨,什么叫治学一丝不苟,真的是见识到了。

    在这一章中,钱先生最核心的一个议题就是:“读任何一书,皆应懂得作者及著书人的用心用力处。”我理解的也就是最应重义理!钱穆先生通过论语当中的实际例子,列举了朱子、二程在解释论语当中存在的问题或者叫瑕疵,也许不能叫瑕疵,只能说是朱子也好,二程也好,有太多的解释不是立在本意,而是发挥意和延伸意。

    当然针对这个问题,钱先生也讲了,没什么对错。只是有一条:“解读论语的态度最根本的是要立在孔子的本意。这是研究学问者应该有的态度。

    以论语当中的“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这句话为例,钱穆先生解释的非常严谨。在论语新解里,他没有像程子那样,把自己的延伸义,发挥义和本义在解释当中混为一谈,而是本意是本意!延伸义,发挥义的部分则注明出处。比如:“孟子言,人皆可以为尧舜,惟自暴自弃着不然……..!”这样一来,读者就很容易的区分了哪些是孔子之意,哪些是发挥义。这是治学应该有的态度。

  读到这里,我有时候就在想,非要这样细致不可吗?无论是谁说的,了解了大意不就行了吗?为什么非要拘小节?这是不是书呆子的做法呢?

    抱着这个疑问往下再看,钱穆先生又举出学而篇:“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这句话来告诉我们何为“失之一毫差之千里”,这也许正是钱穆先生的伟大之处。

  程子对“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的解释是:“论性则以仁为孝悌之本”!钱穆先生说,此解释与孔子原意相反。钱先生的解释是:“孝悌乃人之本,人能有孝悌之心,自有仁心仁道,犹木之生于根也”。细细品来,钱穆先生的解释更符合孔子本意,更像是圣人之言,即智慧之言。

    第五章最后的结尾,钱穆先生也解答了我的“马马虎虎,差不多就行”的学习态度。钱穆先生言:“诸位每读一书,能进而了解到作者用心尽力出,如此便是做学问至最重要之门路,由此门路进,始是真于学问能有所窥见”。

    先生之言,可谓大先生言也。

                              2020年2月

相关文章

  • 读论语新解之妙处

    读钱穆先生的劝读论语之法,越读越是惊叹,这其中还有冷汗。读第五章的时候,这种感觉更是强烈,什么叫学问,什么叫严...

  • 四书

    某要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朱熹 老夫...

  • 《大学》与《中庸》

    朱子认为读《四书》应“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

  • 今日之论语

    读的是别人书,解得却是自己的累积。从初读《论语新解》,到回归《论语》本身,都让我感悟颇多! 曾子曰:“...

  • 2017年的读书笔记

    第44周 钱穆《论语新解》+杨伯峻《论语译注》 第43周 钱穆《论语新解》+杨伯峻《论语译注》

  • 读《论语新解》

    书名:《论语新解》 作者:钱穆 出版:三联书店 学而篇第一 【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

  • 读《论语新解》有感

    《论语新解》这本书买了很久,在看的过程中有很多问题,有时候遇到不懂的地方,感觉很枯燥乏味,就会有想放弃的念...

  • 读《论语新解》小结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把《论语新解》读完了。正如司马迁所说:“余读孔子书,想见其为人。”之前只在学校课本上,或其他书...

  • 读《论语新解》二

    【原文】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这,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

  • 读《论语新解》三

    【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抄摘】“满口说着讨人喜欢的话,满脸装着讨人喜欢的面色,仁心就很少了” 【感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论语新解之妙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vey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