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去看了电影《芳华》的点映,由于网上的评分在9分以上,因此决定去看了这部电影,电影拍的很不错,很感动人,多次让人落泪。
电影《芳华》以上世纪文工团中的故事为开端,讲述了多个人的生平故事。画面很美,有节奏的舞姿,激动人心的音乐,声势高昂的号角声,漂亮年轻的面容,动感的身影。。。带给人一幅幅美妙的画面感。有人说人生中选择最美妙的事业就是艺术,能够一生与艺术相伴,并以此来为生活的提供收入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主角们一开始也非常幸运以艺术为工作生活的开端。
电影中的主人公是刘峰和何小萍,一个是年年都是标兵,人人都认为是活雷锋,周围人都享受他带给大家的好处,不曾把他当作一个活生生有感情的人来对待,在他抱了一个女生后受到处分对待时,大家都仿佛忘记了他的好,没有人把他当作好友对待来送他一程。另外一个是从小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以为进入了文工团就是逃离了这个家庭,其实是进入了另外一个她感受不到温暖的世界,没有人给她伸来援手,除了那个标兵,一个越被苛刻对待的人越感恩于别人对自己的良善,在刘峰离开文工团时是唯一来送他的人。这让我想起了《乌合之众》这本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书中说一个人进入了一个群体,他的个性便会被群体影响,如果做出不和群体的事情,这个群体就会把这个人当异类来看待,反而一些平时看起来很普通的人却会在一些特殊的时候做出不一般的事情,如在国外纳粹时期,许多人不会去救被屠杀的犹太人,但是平时看起来很普通的人,却会在这时做出可能会对自己生命有危险但是遵循本心的事情,那时就会显现出一个人品质的伟大,很多伟人大概就是这样产生的,在国家战乱的事情,不盲从别人的观点,勇于提出别人不看好的观点并进行实施,成就了伟大的事迹。人本来就是很复杂的动物,有时候不能说一个人做的事情很好,也不能说一个人做的事情很坏,只能通过时间来证明,透过光阴以及自己智慧的增长来对一些事情更正确的看法。
电影中的何小萍在战乱中救人后被评为了英雄,但自己却疯了,但她疯了之后仍然会记得自己跳的舞蹈,其实也侧面证明了主角从骨髓中热爱自己的舞蹈,热爱跳舞中的自己,也许这也是作者和导演对青春的追忆的影像,即使生活中有这样那样的不顺利,但是那段青春的回忆仍然值得人回味,哪怕失去记忆,那段青春的舞动已经升入到了自己的骨髓和血液中。

电影中作者对一男配角产生了情愫,男配也经常对作者特别的好,让人会错了意,最后男配和其他人在一起,也许这是应验了同一个阶层的人在一起更合适,合适大于感觉;也许这是描述一个男生对一个女生好是为了吸引另外自己中意女孩的注意,所有的猜想随着作者情书的撕碎飘荡在风中,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最后的结局是两个善良的人生活在一起,但没有富贵,只有两个人的相依为命,结局跟其他同事相比不太好,但就像电影中说的那样,看你怎么比较了,和同期的同事比自然没有那么好,但是跟刘峰坟墓中的兄弟比却好上太多,人生就是这样,有了比较会有了失落或幸福感,没了比较更多一些平和,处处透着对生活的感悟,也许将来我在同学聚会时会追忆那些时光,多一些对待生活的平和心。
一代人的芳华,一代人的回忆,我们的芳华逐渐消逝,留给我们的是追忆,下一代的芳华开始上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