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

作者: 鹤鸣九皋 | 来源:发表于2020-04-19 06:40 被阅读0次

    晚上吃过饭,还没出餐厅,接到楼上邻居打过来的电话,孩子结婚,安排单元里几个人试桌,也是坐下来说一下结婚时的安排。本来今天是周末,但由于初三复学连续安排了两周的课,中间星期天不休息,所以一直住在学校,不能到场了。前些天几个人在一起时说了待客的时间,还有十几天,到时候得提前把手头的事安排好了,能去了早点去帮忙。

    搬过来十几年了,平时都是各忙各的,住一个单元里,几家在一起聚的却很少,不象在村镇里街道上居住,一天碰几次面。但远亲不如近邻,即使平时不怎么见面,几家却是最近的邻居,无形中更觉得亲切。为便于联系,我们一个单元的几家还专门建了一个微信群,在群里有事偶尔出来冒个泡说说话,问问身边的事,有什么信息还是可以共享的。妻子热心还专门统计了各家的信息和电话,制作了一张电话联系册页,各家都有一份,很简单,但很实用,虽说现在手机上的电话号码薄功能更全,但这张也是不可少的,压在进门的柜子台面上,方便联系。

    各家相处也很融洽,谁家的门忘关了,钥匙忘在门上了,哪里的水管漏水了,谁家厨房干锅串气了,车子忘关玻璃了等等,谁看到就会相互提醒,上楼遇到拿东西帮忙捎一下,哪家采的菜多了别人也跟着吃一些也是常事。我有一次被反锁到屋里出不去,只好打电话给楼上邻居,把钥匙扔到楼下,让她再从下面上来才把门打开了。

    最先搬过来住的共有八家,下面的两层是门面房,没有住户,门户开在外面的街道上。由于门面房的设计和住户不一样,墙体比住房的要高,因此下面的两层楼好像多出来了半层,从楼梯口往上走,下面两层多一直没有门户,直到三楼才有,所以不熟悉的客人往往不能通过数门户来判断楼层,但楼梯数又不对,所以到了三楼总感觉是四楼,再加上还有做广告的乱贴宣传贴,还真把三楼贴成四楼,四楼贴成五楼,弄得有点乱了,连送水的也会出错,过来送水,低一层就开始敲门,收费时嘴里叨唠着是不是应该要多加一层来收费。

    早先的几家住户,现在已经有变动了,有几家已经搬到别处,住户换了主人。但群里仍是一家,再加上新添的邻居,大家庭队伍又壮大了,毕竟能住在一起也是一种缘份。但象这样过一件大喜事在这个大家庭里还是头一个,也是单元里的大事,到时候要好好庆贺一番了。

相关文章

  • 邻居啊邻居

    我们搬进这个二手房已经快三年了,其间左邻右舍上楼下楼都换过了一圈。 刚搬进来的时候,对门神奇的住了五口人,两个老头...

  • 好邻居坏邻居不着面的邻居

    因为一直在外奔波,前后也搬了好几次家,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邻居,有的和我成为好朋友,互相关怀,有的事事生非,也带给我们...

  • 老邻居新邻居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碰到要紧的事情,一时三刻亲眷朋友叫不应,就得靠邻舍帮忙了。旧时老房子里住的人家一般邻里关系都熟...

  • 邻居

    2018.02.25 早上,邻居黄阿姨又拎着两袋特产塞到我妈的手里了。然后便是持续良久的相互推搡,客客气气,满脸诚...

  • 邻居

    隔壁的叔叔阿姨从老家回来了,所有窗户都打开了,能看到帘幔在纱窗里随风飘荡,寂静了半年的窗子,似乎一下子活起来了。 ...

  • 邻居

    干女儿结婚。做为娘家人,我们按当地的风俗要连着吃三天酒席。今晚举行正式的结婚仪式,我和家人早早赶到饭店,一对璧人早...

  • 邻居

    我们从北京到苏州已有三年了,数次搬家认识好多邻居朋友。在北京搬过八次家,真正属于漂泊一族,带着大闺女,一次次都往最...

  • 邻居

    广东话说邻居是“隔邻”、“街坊”,香港住房雪花形状的设计,使邻居这一词语更加失效。老死不相往来,隔墻如隔山,但是,...

  • 邻居

    她,是我家的邻居,多年前搬来的。她们家刚搬来的一段时间,可让我烦透了。每天,她都会来我家,张口便是借刀、借碗、借...

  • 邻居

    我有个一楼的房子,那种一单元门对门两户的楼梯房。 我很少回去,所以房子大多数时候空着的。 这儿是个老院子。我记忆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邻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iarb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