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练习监督比全部讲解更重要
配套练习,作为学生学习知识后的巩固方式,每一个学生每一科目都有一本。大多数老师都选择对于练习册的内容进行逐题讲解。一般情况下,这种老师很少检查学生的练习册的书写情况。老师认为,我已经讲过了,学生应该全部写上。还有部分老师,根据内容的难易程度,对于练习册选取部分题目进行讲解。一段时间,学校要求老师必须对于练习册进行全批全改,老师们感到很难接受。老师们们认为,我们已经逐题讲解。再收上来进行批阅,这样是一种时间的浪费,没有实际的意义。学校对于这个政策的执行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后来,我慢慢的发现,学生如果不去收上来检查一下,他们会把练习册做的很乱,甚至不做。再一次检查作业的时候,我发现很多的学生把一章内容都没有做。而这一章的内容,我已经讲解过了。内容不是太难,应该能够做上。原来,其他章节,每一次都会讲解过后,约定时间进行批阅。这一章,我忽视了这个问题。学生可能揣测出老师不会检查了,就放弃不去做。这也许是很多学生强调的问题多次重新出现问题的原因。他们没有意识到及时完成作业的重要性,尤其是练习册。他们也会在潜意识中认为,老师讲解过了,他们听懂了。没有必要重新做一次。而恰恰是这些没有必要的重复做,让学生与学生之间拉开了差距。
我们没有把练习册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学生认为练习册只要会做,就可以不去再一次重复。其实,听懂某道题和会做某道题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是理科性的学科,更是明显。听懂之后,没有实践就是不会做。文科性的学科,只有通过练习册的练习,才能够知道掌握答题的技巧和方法。很多时候,我们把配套练习停在训练知识的掌握程度上,没有延伸到对于学生答题技巧,学生的答题思维,学生的审题技能等等的能力的培训上。老师也认为,练习册没有必要监督的很紧,只要讲过了,学生就会懂。
其实,如果我们能够给学生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做练习册,然后用一定的时间对于练习册的问题进行集中的讲解,也许有更好的效果。同时,我们对于学生的练习册一定要收起来进行批阅。这个批阅不仅是对于学生的做题的过程的规范性和正确性的检查,还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一个信号,老师很重视学生的练习册。只有学生从心底里认识到练习册的重要性,他们才能够认真的书写。老师一定要避开一个误区,自己讲过的练习册,学生就会做,或者就会懂了。要知道学生毕竟是孩子,自控能力毕竟有限,我们只有不断的监督,他们才能做得更好。我们的疏忽让学生会不慎重对待练习册。监督比讲解更加的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