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关注汽车的朋友应该对于“国五”、“国六”这个些词语应该不陌生,那么他们到底是什么,与我们是否有关系,下面我们就一一介绍一下。
1931年5月31日,中国第一辆国产汽车诞生,但是随后经过一个漫长的发展阶段,直到1992年我们汽车的产量才突破100万辆,但是随后就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阶段
1992年中国汽车年总产量突破100万辆,到2000年年总产量达到200万辆,此间增长100万辆用了8年。进入21世纪,汽车年总产量迅猛增加,2002年突破300万辆,2003年突破400万辆,2004年突破500万辆。100万辆的增长幅度不超过1年。从1984年到2005年,我国汽车年总产量由31.6万辆提高到570万辆,21年内增长17 倍;其中乘用车由0.6万辆提高到393万辆,21年内增长654倍;中国逐步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大国。
要规模化发展就要有一个行业标准,2000年7月1日国家首次推出了国1排放标准因为是参照欧洲排放标准的顺应国际标准从国1到国6标志也采用了罗马数字I、II、III、IV、V、VI。
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报告显示,我国私人汽车保有量首次突破2亿辆,达到2.07亿辆,增长10.9%;私人轿车接近1.26亿辆,增长10.3%。
随着汽车数量的剧增,汽车排放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于是国六标准应运而生,那么国六和国五又有什么区别呢,简单的说肯定是要求更严格了,具体可以看下图

通过上面这张表格可以看出:在各项污染物的指标方面,国六相比国五排放标准都要严格很多。特别是国六b标准,在THC(碳氢化合物)、CO(一氧化碳)、NMHC(非甲烷总烃)等指标上相比国五严格了50%左右。而国六a相对来说和国五的差距不大,可以理解为国五到国六b阶段的一个过渡。
正如每个新技术的发展,长期来看对我们都是有利的,但是短期内会有一些难受,“国五”升级“国六”严格控制了排放,我们的环境会越来越好,但是对于汽车还有很多国五甚至国四的车子库存需要处理,而国六的生产又需要投入新的研发,短期内无疑增加了车企的成本,进而会把这部分成本转移到消费者身上,另外随着新标准的推广,行业会进行一轮洗牌,很多技术、资金相对差的必然会被淘汰,而汽车产业又带动了很多相关行业发展,随着这些车企的倒闭,我们的经济环境会进一步恶化,要提前做好预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