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过年的时候,拜年是免不了的,科技越来越发达,人变得越来越懒,人情也变得越来越简洁明了——电话拜年算是较为隆重的,短信群发是情商较高的,微信朋友圈里团拜一下也是聪明人。省下来的时间可以去抢红包呀,听说有位帕金森病人摇手机抢红包大获丰收,也算是“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一种高能体现。
小时候跟着父亲去给长辈们拜年,是得磕头的。到了厅里,好像有人大喊一声:“爷爷!给您拜年啦!”地下就跪了一大片。老人眉开眼笑,赶紧一人发个枣或者核桃什么的,连块水果糖也没有!但是头得真磕,那么一圈拜下来,脑门上都沾土,长辈才满意。要是像现在能给个一百二百的红包,我的天呐!那长辈家里地下的砖还不得给磕破了?
在唐玄奘大师所著的《大唐西域记》里有如是记载:“致敬之式,其仪九等:一、发言慰问,二、俯首示敬,三、举手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长跪,七、手膝踞地,八、五轮俱屈,九、五体投地。”
如是,最隆重的礼仪是“五体投地”,“五体”又称“五轮”,指双肘、双膝和额顶。“五体投地”说是“五轮至地而作礼”(《地持论》)。其过程是:正立合十,屈膝屈肘至地,翻掌,顶礼。
现在人都在讲养生,殊不知这磕头即是一种上佳的健身健心操,首先可以消除人的戾气;其次,跪拜磕头动作有通经活络、疏通躯干部分气血的作用。老话说“每日常叩首,活到九十九。”
“五体投地”的要求比磕头要严格,致敬的对象一般是佛菩萨。如《佛般泥洹经》卷下:“太子五体投地,首佛足。”又如《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经》:“如是三称三宝,三称观世音菩萨名,五体投地,向于西方。”
在进藏的公路上,很多人都看到过虔诚的藏民磕长头匍匐在地,在风雪中向着仿佛遥不可及的拉萨行进,那是一种真正的“五体投地”。有人问过一位藏民,这是去求什么?藏民憨厚地说:什么也不求啊,我家里人都平安健康,牛羊也肥壮,今年青稞丰收了,我只是想把这些富余的青稞送到寺里去。
那,你不觉得苦吗?
没有呀,我觉得很欢喜呀,要是觉得苦,我就不来了。
这话,说得这位本以为人家藏民苦不堪言的哥们一头雾水。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当人们五体投地地拜伏在权贵者的面前时,权贵者的灵魂也正五体投地拜伏在欲望的面前,而欲望则拜伏在那位藏民面前。与那位藏民相比,有多少人在精神世界里更像一个乞丐?
“五体投地”演变到今天,比喻佩服到了极点。兹不赘述。
玄奘所述礼仪的第一等是“发言慰问”,这正是我们目前在忠实执行的,委托微信短信还有QQ等来完成的拜年礼仪,但对长辈的礼仪从过去的九等降到了一等,从最高到最低到底都简化掉了什么?遗失掉了什么?恐怕该我们这个自古号称礼仪之帮的国民深思了。
网友评论